中國紡織業就業情況轉差。(圖片來源:Stringe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2月26日訊】廣州是中國紡織及服裝出口產業重地,曾吸引大量人員前往當地就業。但新年過後,伴隨經濟放緩以及美國有關新疆棉的制裁,昔日大量的就業機會已不復存在。
廣州是中國紡織交易重地,其中享負盛名的中大布匹市場經過20多年發展,已成為廣州規模最大的布料批發中心。在廣州「紡織村」生產的紡織品和服裝最終銷往海外各地,因而吸引不少工人到廣州打工。尤其是每年新年過後,許多企業在工業區或路邊形成隊伍,拿著樣衣招聘員工,一天的薪酬可達600多元人民幣,經常出現「員工挑企業」的現象。
不過今年新年後,有關注紡織業的中國自媒體「國際紡織品流行趨勢」走訪廣州一些服裝交易集散地,包括大塘村、後滘村、瑞寶村等,卻發現「員工挑企業」的面貌不再,而是出現龐大的求職人流,大量工人到處物色招工企業。
有來自江西的工人向該自媒體表示,新年過後行情非常冷淡,他自己年初六(即2月6日)已來到廣州,到了15日才上一個班,本以為有很多訂單要做,但最後「每個人就做了兩扎貨就沒有貨做,下早班了」。
另一位工人說,工廠老闆尚在浙江,工廠也沒有開,外單也應該沒這麼快下單。他又說,就連中大輔料城也是年十三(即2月13日)才開工,擔心如果繼續沒有企業招工或開工遲,「恐怕要進廠或者轉行了」。
有紡織廠老闆指出,開年本來沒什麼訂單,就算開工做去年一些壓貨,再加上受疫情困擾,直言今年服裝行業有壓力。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去年禁止從新疆進口涉及強制勞動的產品。根據烏魯木齊海關數據,2021年1至10月,新疆口岸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金額31.04億元,同比下降31.84%。
業內人士:疫情、經濟萎縮均影響紡織業行情
熟悉中國紡織業的商人李先生向自由亞洲電臺表示,疫情或多或少都會影響紡織業的行情,但主要原因是和中國國內的經濟萎縮有關。
李先生:「深層次的,我認為是一個體制的問題。現在政府和其他國家的關係處理不好,外貿大幅縮減。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主要是外貿拉動,佔的比例很大。因為內需不足,如果外貿萎縮的話,生產這東西到哪去了?賣給誰?」
中國《經濟日報》上個月報導,紡織業出口在去年12月繼續增長,但估計紡織服裝外貿在2022年面對的不穩定因素將增多。報導提到,中小微紡織服裝外貿企業的生存境況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缺芯、缺櫃、缺工以及運費、原材料成本、能源資源價格、匯率變動因素等,估計不少紡織服裝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普遍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現實困境。
財經人士:房地產危機導致其他產業也出現問題
財經評論人畢鑫則向自由亞洲電臺分析,中國經濟問題始於房地產,政府本希望引導金融機構放下房地產轉向紡織業或其他行業。在這場金融機構和政府的博弈中,也讓其他產業出現「流動性下降」,及「結構性失衡」的經濟問題。
畢鑫:「房地產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危機的根源,主要的問題就是在金融機構和政府的博弈中。政府想讓金融機構放下房地產,轉頭到別的方向,但有太多的不良資產沒有處理清楚,金融機構肯定不想放下的,所以他們會出現很大博弈。再加上,政府怎樣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投放到紡織業或其他行業?」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紡織服裝出口貿易額在2021年為3154.7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其中前5大出口市場為美國、東盟、歐盟、日本及韓國。另外,從中國出口前5位的省市來看,浙江、江蘇、山東及福建出口紡織品服裝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值,惟廣東省的出口為負增長。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靜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