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虎的有趣現象。(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黃曆虎年,自然有一些關於虎的有趣現象。其中,四川成都回族虎姓寫作「虎」卻讀作「貓」,就連虎姓民眾也不知道緣由。
「我這個姓,從小就讀『貓』,鬧過很多笑話。」48歲的成都民眾虎兵說,自己早年外出工作,登記姓名時外人不解,身份證上是虎兵,為何非說自己叫「貓」兵。
「其實我也一直想知道為甚麼這樣讀。」虎兵無奈地說。
與虎兵一樣,當地多位虎姓村民,都不知道該讀音緣由。一位70多歲的老人說:「從小就叫『貓』,老一輩也這麼讀。」
據當地專家表示,如今中國大陸虎姓回族人主要分布在寧夏、雲南、四川及南京、洛陽等地。但唯獨西南地區讀「貓」,其他地方都讀「虎」。
對於這一現象的解釋,中國民間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
其一,《虎姓族史資料》載,該姓遠祖來自西域,進入中國後,遠祖在唐王帳下為臣,被封為「虎威將軍」,於是世代便以虎為姓。明朝末年遷到雲南後,地方習俗將虎稱為「貓」,為敬祖避諱,子孫後代便自稱為「貓」。
其二,虎姓先民在北方原本讀虎,征戰到南方後,如虎離山林便稱「貓」。
其三,先期進入雲南昭通的回族虎姓先民,往來於四川雲南之間做皮貨生意,有人問起姓氏,因「虎」姓有「與虎謀皮」之意,買主多有顧忌,生意漸淡。為經營好生意,再有人問起姓氏,便自稱「貓」。
黃曆虎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除了虎以外,「敬」姓讀成「苟」
無獨有偶,南部縣的敬姓的「敬」字,80%以上的地方都讀成「苟」。
為甚麼「敬」要讀成「苟」呢?主要是為了避諱。
據說,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節度使石敬瑭做後晉皇帝期間,朝內有個大臣姓「敬」,沖了他的名諱。再加上,這個「敬」姓大臣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被定了罪,朝廷下令,所有敬姓改「敬」為「苟」,否則殺無赦。為免遭殺戮,南部縣姓敬的都把「敬」讀成了「苟」。
五個難以開口的姓氏
還有五個被認為難以開口的姓氏,分別為:操、老、禽、死、屎。
其中,操氏無論取甚麼名字,光是自我介紹就有點像在罵人。操氏的其中一個起源,被認為是三國時期曹操的後人,為了隱藏家族身份,因而改名,據多年前中國學者的調查,粗估還有12萬人性操,分布地除了中國本土的上海、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之外,也包含了臺灣。
「死」這個姓氏,以華人的觀念來說,光看就讓人覺得有些觸霉頭,相傳源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歷史的洪流中因為通婚與漢化,如今似乎剩不到1千人,主要集中於中國河南一帶。
「屎」也是不太好聽的姓氏,常見的百家姓中並未記載,但另一份文史資料《中華姓氏大詞典》中卻有提到此姓,據傳是明朝瑤族人的後裔之一,近代曾經在湖南省祁東縣的村莊出現過,至於人數恐怕已相當稀少。
古人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說法,可見姓氏對於華人的重要性,但有的姓氏因為讀音或寓意,經常引發尷尬,小則開玩笑,嚴重則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被羞辱,因此改名改姓的案例時有所聞。
責任編輯: 方察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