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的散財之道(圖)


劉伯溫的散財之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劉伯溫,又名劉基,浙江青田人,明朝開國軍師。對劉伯溫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明朝及後來的大預言《燒餅歌》。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民間傳說「劉伯溫的散財之道」。 

因劉伯溫功高蓋世,朱元璋經常賜予俸祿、山林及田地。劉伯溫不像平常人那樣將財產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而是每次得到賞賜後就用不同的方式去散財。 

自古以來人都是在不同的社會中用不同的方式聚財及斂財,而劉伯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浙東某縣山區,山民自明朝後期開始就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劉伯溫以詩歌暗語的方式讓有緣人取財的故事。這首詩刻在山溪巖壁上: 

上五里,下五里,若要金銀竹橋裡。 

在這個巖壁旁有一座竹橋,橫跨在溪水之上,距上游及下游五里各有一個村莊,橋的對面山腳邊有一個非常小的廟宇,供周圍村莊的人們去燒香禮佛。周圍山清水秀,曲徑通幽,是一個非常僻靜安詳的地方。 

但自從劉伯溫的詩在民間流傳開了以後,這座竹橋便成為尋財盜寶的貪財者想入非非之處,小小竹橋拆了建、建了拆,風風雨雨多少年,歷盡磨難,曾讓無數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其實,能取意外之財的人都是大德大智大慧的,況且眾所周知,劉伯溫是能預測未來之人,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錢財落入那些貪財斂財的小人手裡,因此乘興而來之人總是敗興而歸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某年有一天,一個家貧如洗但有滿腔報國之志的窮秀才,進京趕考偶爾路過此地。由於趕路飢渴,沒有糧食果腹,遂用溪水洗臉及充飢,當他抬起頭來時,猛然看到巖壁上的這首詩,心中好奇,似有所悟,環顧四周,當他看到山腳下那座小小的廟宇時,恍然大悟,詩的謎底呼之而出。 

他立即大步朝廟裡走去,來到大殿,上香禮佛之後,見過廟中住持,秉告劉伯溫詩的謎底就在此廟中,大家都驚呆了,他一語道破:「竹與燭同音,國師將謎底隱在了詩歌中。」 

住持查看了連接兩個燭台的古老的燭橋,燭橋沉重無比,經歷了數百年的煙燻火燎,已無人知其本來面目,現經過了和尚們近兩個時辰的擦拭,方顯出了金光閃閃的真容。劉伯溫的苦心安排,終讓寶物有了主人。 

後來此秀才考上了功名,為官清廉,主持公義,晚年也學劉伯溫的助後人之法,在他的家鄉,設立了狀元山,山區哪個窮人如考上了狀元,就將此山做為獎勵。 

今朝中國貪官成群,不擇手段斂財取錢欲留給子孫後代的比比皆是。須知,富不過三代,要錢需有能擔得起錢的德,要水要有能挑得起水的強大的肩膀,給後人留下最好的是道德與智慧,那才是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生命的泉源。取錢要知取錢之規,送錢要懂送錢之道,劉伯溫既是大預言家,又是知曉散財之道的高人。

本文留言

作者宇光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