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十一 該怎麼稱呼?(圖)

 2021-10-08 19: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孫中山 黃興
孫中山、黃興。(圖片來源: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很多人,會叫十一是國慶,還有今天是祖國的生日、慶祝祖國母親多少歲華誕等說法。比如著名的北京大學,2016年在其官方微博發貼文祝「祖國母親67歲生日快樂」,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你自己都存在118年了,卻要祝67歲的母親生日,難道是後媽?」各種評論都有,北大最後刪除了該條微博。

在一些人看來,熟知的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有文字記錄的文明三千年。自兩千多年前建立了統一的大秦帝國以來,朝代雖更替不斷,但國家一直存在,怎麼能把1949年10月1日作為建國日呢?應該是一個新的政權建立日,建政而不是建國。

而官方的記錄也證實了這一點,在那段著名的黑白記錄片裡,毛澤東當年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毛說的很清楚,建立的是政府即政權,而不是國家即中國,否則以前不是中國嗎?他資格再老、貢獻再大,總不能比自己的國家年齡還大吧?他在詩詞裡不屑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難道不是中國人嗎?就是滿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現在中國的歷史、領土、行政區劃,乃至旗袍、普通話不都是清朝留下來的嗎?

當然中國歷史上城頭變幻大王旗,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不斷地改朝換代。在過去國家等於政府、等於朝廷,所謂「朕即是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家是一家之國,政權為一姓的朝廷。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忠的是君王,報的是朝廷。而當時抗擊的女真金,也即後來的滿族清,其實都是一國內部的王朝戰爭,內戰而已。慢慢人們習慣了有家無國的歷史滄桑,管你什麼國、留還是不留辮子、搞什麼政治運動,家庭最重要。而朝廷再怎麼變,國破山河在。

只是現在又不一樣了,由於污染,國在,山河卻破了。

國家和政府分開,作為現代國家的中國的形成,應該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後建立的中華民國。這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也是中國首次成為正式的國家名稱,中國臺灣現在的「雙十節」,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這不僅僅是一個新政權的建立,而是國體的根本變化,從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巨變為民主共和。國家不再是一家一姓一黨的,而是全民共有、憲政共和。

從那以後,儘管現實曲折發展,政治鬥爭殘酷依舊,但主權在民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政府只是管家(人民政府),執政黨則是管家的領班。政府可以重組,政黨可以輪替,但國體永存,正如中國臺灣這些年發生的一切。

中國大陸關於十一是建國日還是建政日的爭論,其實是對歷史真相的還原,對國家和政府關係的正本清源,對未來變化的預期。就像現在大陸有一股很強的「民國範」現象,甚至有學者喊出「改革已死,民國當歸」的口號一樣,不是說中華民國有多完美,而是說不管怎麼改革,中華民族自辛亥革命以來先驅確立的基本原則不能變,比如主權在民、保障民權,一些早已成為共識的機制不能後退,比如憲政、選舉、法治。作為中國和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從大陸到臺灣的政治探索不能忽視。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每年十一,天安門廣場要擺放孫中山的大幅畫像,中國沒有第二人會被稱為「國父」呢?

責任編輯: 玉亮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