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教協並非目的 中共還有更大陰謀(圖)
香港時評人劉細良指,香港是公民社會,中共的目的是全面瓦解香港的整個公民社會體系,令一切民間自發組織的組織、團體消失殆盡。圖為2019年10月1日,民間組織代表發起反送中遊行。(圖片來源:周秀文/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8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報導)國安法後,香港可謂進入多事之秋,大批民主派和社運人士被捕,民間組織如民陣、支聯會、教協等被喉舌點名批評,呼籲取締。香港時評人、港府中央政策組前顧問劉細良指,公民社會是西方民主憲政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也是公民社會,中共的目的是全面瓦解香港的整個公民社會體系,令一切民間自發組織的組織、團體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共產黨自上而下的領導。
那麼什麼是公民社會呢?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定義是,基於共同目的、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所組成的一種共同狀態。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公民社會,港人可以自由創立、註冊各類團體、組織、機構,如信仰團體、社區組織、慈善團體、專業協會、商會和工會等,這些民間組織可以匯聚社會力量,幫被壓迫的群體發聲,定期組織集會、遊行等活動。
公民社會是西方民主憲政體制的重要成分,而民主憲政也為公民社會的正常運轉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公民社會被認為是評判一個社會是否民主開放的標準。
不過,公民社會是為共產黨所不容的。2013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文件指,「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並提出七大危險,要求警惕和予以根除,其中一項即為「宣揚公民社會」,認為它「企圖瓦解黨執政的社會基礎」。
劉細良指,在大陸,黨國統治機器直接管治國家,而公民社會的組織不受當權者控制,同時可以制衡獨裁者的權力,因此獨裁者十分痛恨公民社會以及大眾自發所組成的組織,因為這些組織具備「集體力量」,「而這個『集體力量』對獨裁者的統治可以做出反抗」,具有「動員和組織能力」,可與當權者進行抗爭。
由此可見,成熟的民主社會並非單純依靠一套民主選舉制度,他續稱,在公民社會,這些自發的組織就起到支撐民主社會的角色,他們可以監督政府,若政府推出政策傷害某些大眾或行業的利益,這些團體就會集結反抗;而在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展史中,教協是重要組成部分。
1973年成立的教協,全稱為「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是一個由香港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各級學校教師組成的工會,現有會員96,670人,也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民主派組織。其定位除了是工會,爭取教師權益外,還是教育團體、社會團體和民間團體。
劉細良指,教協的成立大力推動了香港向公民社會邁進的速度。也成為職工盟(香港職工會聯盟)體系內的主要骨幹,而整個職工盟,包括旗下78個屬會,135,954名會員,都是屬於工會性質。
教協的民主派角色也不可小覷。劉細良指,已故教協創會會長司徒華是香港「民主旗手」,除了以教師身份進入立法局參政,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時,為支持大陸民運人士,司徒華還成立支聯會。換言之,司徒華身兼四職:一、教協主席;二、支聯會主席;三、職工盟成員;四、教育界立法局議員。
劉細良指,共產黨今次批鬥教協,並非僅針對教育界,而是針對整個公民社會,旨在取締教協、職工盟和支聯會三個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組織。他認為香港人要重視該事件,若香港失去公民社會的保護,當港府在學校進行大清洗,教師變成單一個體受到迫害時,「再無一個專業工會可以保護他們」。此情此景亦會蔓延至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