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誰能說這不是人禍?(圖)

 2021-07-28 08: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悼念遇難者
鄭州洪災遇難者頭七在地鐵口祭奠亡靈(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1年7月28日訊】在7月26日上午召開的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視頻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在緊急情況下,除特殊行業外,應該果斷停工、停學、停業。特別是對人流密集的城市地鐵、隧道、地下空間等,必須要有保障安全的硬措施,寧可過一些、嚴一些,該停就停,該封就封。

李克強這番話,實際上包含著對河南省與鄭州市黨政領導人的嚴厲批評。鄭州暴雨成災,此前,中共官媒一再熱炒這場暴雨是「千年一遇」、甚至「五千年一遇」;還引用德國專家的話,說鄭州的暴雨洪水,「世界上沒有任何排水系統能應對」。言下之意就是,對於這場超級大天災,目前人類還沒有力量充分應對,因此造成人員的傷亡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有兩起重大事故,一起是7月20日下午6點地鐵5號線車廂進水;另一起是同一天京廣路隧道被淹,大批車輛、人員被困。這兩起事故都導致重大的人員傷亡。這兩起事故分明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很容易避免的。只要早一點停運地鐵,關閉隧道,災難就不會發生了。

據官媒報導,早在7月20日上午9點,鄭州市氣象局就接連5次發出紅色警報即最高級別的警報,並且提出了防災抗災的建議。但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對這些警報和建議掉以輕心,沒有及時地啟動必要的應急響應,還要求「主要交通不要中斷」,這才導致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認真分析官媒發布的信息,我們可以進一步斷定這兩起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地鐵5號線,當時,已經有一些地鐵線停運了,5號線卻沒有停運。另外,從當天下午6點車廂進水到9點多被困人員獲救,中間有兩個多小時,其間,被困的人不斷向外發出信號呼救,如果救援者早兩小時甚至一小時半小時到,就不會有人死掉了。再說京廣路隧道,這條隧道號稱「智能隧道」,隧道內外有幾百個攝像頭,感測器可以對隧道裡的人員和車輛進行跟蹤和精確定位,還能密切監控隧道的排水系統。這就是說,對於隧道內發生的情況,有關部門是可以實時瞭解和把握的。只要有關部門提前一小時兩小時關閉隧道,災難就避免了。

從這兩起事故看,誰能說不是「人禍」呢?既然是人禍,難道不應該追責嗎?

據官媒報導,地鐵5號線死亡人數是14個,並且公布了死者姓名;京廣路隧道死亡人數是6名。這些數目是否準確,是否真實,暫且不論。另外,在鄭州市區出現急湍的水流,有人說是由於潰壩,有人說是泄洪。這個問題也暫且不論。我要強調的是,無論如何,地鐵5號線和京廣路隧道這兩起事故純屬人禍,在這兩起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地鐵5號線事件和京廣路隧道事件的「人禍」性質是如此明顯,可是官媒一連幾天都竭力迴避人禍這個問題。直到7月25日,官媒發表一則報導,浙江省長鄭柵潔在杭州檢查防臺防汛工作時說:地鐵遇到突發狀況不能層層等命令。防臺防汛,寧可十防九空,絕不一次放鬆。浙江省委書記說:堅決糾正和克服「天災不可抗,傷亡免不了」的消極思想。依我看,這些話其實就是在批評河南與鄭州的領導人。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強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出,一旦出現極端天氣等非常情況,要堅決即時啟動最高等級響應,該停學的停學,該停工的停工,該停業的停業,該停運的停運,盡最大可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改委在這個時候發出這樣的緊急通知,它當然暗含著批評河南省和鄭州市領導人的意思。緊接著,李克強總理講話,意思就更清楚了,再下來,是不是就要追責呢?

不少人把這次鄭州暴雨洪災當局的應對失誤和去年武漢新冠疫情當局的應對失誤相提並論。應該說兩者有同也有不同。應對鄭州水災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職責範圍,要追責只是追地方官員的責,和中南海無關。武漢新冠疫情則不然。習近平自己也承認,至遲從去年的1月7日起,就是他在「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在這一次政治局常委會上,國務院系統就提出應急方案,被習近平拒絕。習近平對這次鄭州水災的人禍沒有什麼責任,但是他作為疫情大流行的第一責任人則是無可推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