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效應:獲得超常和神奇的能力(圖)
人類並非孤獨地存在宇宙之中,死亡也並非生命的終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瀕死體驗研究顯示,人類並非孤獨地存在宇宙之中,死亡也並非生命的終點。生命的價值也不是取決於人的聰明才智或是金錢地位,而是取決於人的道德修養。瀕死體驗的後效應,往往伴有更超常的學習能力、治療疾病的能力和神奇的預言能力。
三次瀕死體驗的台灣女子
董逸璞11歲時,發高燒持續不退,她全身滾燙在床上不停呻吟。就在疼痛達到不能忍受時,突然她來到一片很舒適的寧靜中,「不但脫離了痛苦,還充滿了安祥、喜悅」,她發現自己飄在天花板上,靜靜地注視著床上的自己。這是董逸璞第一次經歷瀕死體驗。
董逸璞在臺灣宜蘭出生,由於家境貧苦,剛滿一週歲就被送人當養女。從小她盡量乖巧聽話,盡量不要做錯事;但她永遠不知道對與錯的標準在哪裡?印象中她永遠是錯的,養母無情的鞭子隨時隨地等著她。
第二次瀕死體驗發生在董逸璞30歲時、因大病靈魂出竅。董逸璞的前夫好賭成性,常三、四個星期不見人影。在牌局上他每賭必輸,而且全盤皆輸,平日裡拈花惹草、夜不歸戶,他吃喝玩樂上使公司倒閉。為了躲避債務,他們七年之內搬了十次家,受盡顛沛流離之苦。
第三次瀕死體驗時,她懷第四個孩子開刀瀕死,「耳邊一直聽到梵唄(佛門中讚詠歌頌佛德的音聲)聲,好像光的每一個粒子都在對著我誦讀經文。那聲音非常協和、美妙、莊嚴;細柔得好像一滴慈悲的眼淚,又給人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醒覺。」
她躺在醫院病床上,睜開眼睛以後,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去了好遠好遠的地方,看到好多好多東西;生命很可貴,要好好珍惜!」
以前,董逸璞的心裏充滿了怨恨,曾經暗暗發誓:「這輩子讓我承受的,下輩子我一定加倍討回來!」這次瀕死體驗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平靜,她意識到:「我欠他的都還完了,我自由了!」
她毅然負起單親的壓力培育四個子女上大學,還創辦「仁璞讀書會」等多個公益團體扶助弱勢,並出版《滄海回眸》分享瀕死體驗幫助更多人活出希望。
瀕死體驗者不再畏懼死亡
與董逸璞一樣有瀕死體驗的趙翠慧,在她生病得奄奄一息時,好像有股力量要自頭頂衝出去,接著脊椎骨一節一節的掉到背部的皮囊上,然後,最奇妙的是當時的聽覺、視覺、感覺都變得異常敏銳,看到的物體大小改變了,最後「我看到自己的背影」。
趙翠慧看到自己往一個很大的螢幕走過去,「在那個大螢幕的背後,是比太陽光還強千萬倍的光,我看到並不刺眼,可是,我知道那萬道強光在等我,還有那美妙的樂音、那氣氛是空前的融洽,我感受到強烈的愛和幸福。」
她醒過來後,不停地和至親好友描述這「至福」的感動、平靜、喜悅,她的人生觀明顯的改變了,開始大量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一本接著一本,「好像造物主讓我經歷的事件並不是隨便給的,好像有另外的安排。」她表示,歷經靈魂脫胎換骨的瀕死體驗,讓她不再恐懼死亡,也更加熱愛生命。
瀕死回歸者具超常能力
臺灣瀕死研究中心院長林耕新自2000年在一個特殊因緣下開始研究瀕死體驗,他發現幾乎所有九死一生逃脫死神回到世上的瀕死經驗者(NDEer),都不再畏懼死亡,這個事實讓他相當震撼。在好奇心驅使下,他繼續追蹤這群研究瀕死經體的世界權威肯尼斯、林格教授口中的「上帝揀選的子民」,併發現瀕死體驗者都出現巨大的變化「後續效應(After-Effect)」。
林耕新說,「後續效應」包括熱愛生命、不重物質、熱愛自然、簡單飲食、環保意識高、樂於助人、重視心靈,還有部分出現大家最好奇的特殊感應能力,例如學習能力不可思議地增加、治癒疑難雜症的能力、幾近神跡的預言力。
瀕死體驗研究:死亡非生命終點
據美國蓋洛普在1994年的調查,全美有百分之六的人口、一千三百萬人曾有瀕死體驗,研究瀕死體驗的國際組織更分布75個國家。
臺灣瀕死研究中心說,縱觀瀕死體驗現象及瀕死體驗者從中獲得的對人生的感悟,瀕死體驗在暗示我們的靈魂並不隨著我們的肉體死亡而消失,我們應該善待自己和他人,為自己生命的永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