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又嚴控新聞輿論 自媒體禁發3大消息(圖)

 2021-02-06 10: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中國當局又再度嚴加管控互聯網輿論,讓很多微信公眾號管理者在收到通知時,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中國當局又再度嚴加管控互聯網輿論,讓很多微信公眾號管理者在收到通知時,一時之間不知所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中國當局又再度嚴加管控互聯網輿論,中國的自媒體運營商及公眾號管理者近日均收到通知,要求他們在發布政治、軍事、經濟的相關消息前,必須取得許可證。很多微信公眾號管理者在收到通知時,一時之間不知所措。在官方嚴厲政策下,《法史天地》公眾號日前遭永久封禁一事,也讓不少人感到很驚訝。

中共發布通知再嚴控新聞輿論 自媒體禁止發布政軍經訊息

根據美國之音與維權網報導,中國互聯網管理機構網信辦於1月29日召開全國視頻會議,宣布將會重點整治自媒體、短視頻平台,以及熱搜熱榜等存在的擾亂網路傳播秩序突出問題。騰訊、新浪微博等網站紛紛參加會議,而中國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莊榮文則強調「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放在首要位置」。據悉,在此次會議上,自媒體是規範管理的重點。

由於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同時是中國第14個「五年計劃」的開局年,因此中國網信辦明確表示,今年必須要維護好網絡傳播秩序,以確保網路空間呈現正能量等。

維權網2月5日發布評論員慕容若撰寫、題為「新年伊始,中國的新聞輿論管控再度加碼」一文表示,微信公眾號、搜狐號、百家號等平臺,在近半個月內相繼發出通知,要求公眾帳號在向社會大眾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時,必須要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如不具備相關資質,不得發布或是建議不要發布時政類新聞,如帳號後續計畫從事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必須儘快將資質材料整理並且通過平臺完成資質申報。很多微信公眾號管理者自後臺收到騰訊公眾號平臺發出的《關於公眾帳號從事互聯網新聞資訊發布需要資質的提醒》通知後,一時間均不知所措。為安全起見,眾多從事地方資訊服務的微信公眾號平臺都不敢再如從前那樣發布時政類新聞,即使是非常官方的消息,也儘量不轉載。

香港星島日報亦報道,中國自媒體運營商及公眾號作者收到了這一份通知警告說,若關於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等話題的帖子及評論,來自未經批准的帳號,將面臨審查風險。

慕容若表示,微信公眾號通知提及,若帳號不具備相關資質,建議不要採編發布或評論解讀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領域,以及重大突發事件等相關資訊內容。至於搜狐號、百家號均明確要求「不能發布」、「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措辭更加嚴厲。

慕容若表示,2021年1月18日,百家號發佈《帳號資質補充說明》,通知要求,通過網站、公眾帳號等管道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1月25日,搜狐號小秘書發文公告,明確規定,無資質公眾帳號不得發佈和轉載時政類新聞,無資質帳號發佈時政新聞,一經發現將永久封禁。目前,新浪微博尚未發佈關於資質審核的相關通知,很多人估計,該平臺在後續也會有類似的措施跟進。

慕容若說,多個公眾平臺為何會在進入2021年以來緊鑼密鼓地向用戶發出通知?這顯然跟最近上層官方規定密切相關。其實,早在2020年8月,微博官方即集中開展了對自媒體及其他普通帳號進行專項整治行動。2020年8月6日,微博的公示顯示,總共關閉、禁言及刪除昵稱帳號超過10萬個,它們均被認定為「違規採編發佈轉載互聯網新聞資訊」。

慕容若強調,事實證明,在官方嚴厲規定下,許多平臺對使用者發布內容的認定,已是無限上綱上線,即使發布的不是時政新聞、社會新聞,但凡有人投訴,就會遭封禁。例如微信公眾號《法史天地》於1月31日轉發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興培先前公開發表的《朱元璋之悲與蘇綽定律》一文,文章內容談及明太祖朱元璋的反腐跟北周開國帝王宇文泰及謀臣蘇綽的「以貪反貪」對話。目前網路上仍能搜索到此文,許多閱讀者認為,此文解讀客觀、有深度。但如今卻在微信公眾號上成了敏感文章,不只要刪除,還要封禁發布者。

劉曉原律師披露,《法史天地》公眾號於1月31日晚間9時許遭永久封禁。微信公眾號平臺給的理由竟是「涉嫌捏造、歪曲、非官方解讀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目前尚無法得知,究竟是微信公眾號平臺自我審查,或因遭投訴而無奈將之封禁。無論如何,此事件正標誌著從今往後,一般平臺,不僅不能發布時政及社會新聞,即使要解讀歷史上的政治人物及政治事件,都得要慎之又慎。否則,若不符合官方口味,就會被認定是在「歪曲歷史」。

至於《法史天地》轉發楊興培這一文章,顯然是觸碰到了當局痛點、習近平痛點,亦即為選擇性反腐,因此需要封殺。

慕容若表示,很多人對於《法史天地》被封殺,倍感吃驚。據悉,《法史天地》刊發過的文章,均是轉自國內出版的書籍及雜誌。這些文章能在國內公開發表、出版,說明作者解讀已審查過關。《法史天地》公眾號的註冊日期為2020年8月12日,截止被關閉,關注者7800人,發布文章及視頻158篇。

此外,前新華社資深記者、前博聯社創始人、浙江外國語大學教授馬曉霖於1月30日透過微博發文稱,他當日中午接到新浪微博客服電話通知,說他今後個人微博不能再發布政治、軍事、經濟等原創內容。他表示,身為國際問題研究者及專欄作家,看來今後只能走吃喝玩樂路線了。

馬曉霖的新浪微博關注者超過200萬,而他曾報道過伊拉克戰爭,專精於中東問題及伊斯蘭事務。

當局壓制輿論 桂林網信辦怨:人手不夠

近日,大紀元獲得桂林市委網信辦2020年11月12日「關於《關於徵求〈桂林市欠薪網絡輿情聯動處置機制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的復函」內部文件。這一份桂林市委網信辦給予桂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回覆顯示,披露當局對網絡輿論的控制力度是越來越大,桂林網信辦多次抱怨人手不夠。與此同時,桂林市各部門、單位配備專人監控輿情。

另一份《2020年市委網信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總結》文件則洩露了桂林網信辦多次抱怨人手不夠,由此可見當局監控民眾言論的程度。

此份文件的「網信工作人員嚴重缺乏」一節揭示,「網絡新聞信息傳播科目前僅有在崗人員1人,既要統籌安排我市網絡宣傳工作,又要收集整理上報市委網信辦的網報材料」,並抱怨「人手嚴重不足,只能疲於應付」。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說,中國大陸近年來的討薪潮此起彼伏,尤其是不斷發生農民工赴各級政府討要血汗錢的維權事件。對此,桂林市委網信辦要求人社局在此一問題上,必須特別制定一個壓制輿論的方案,這也說明了中共的網絡輿論壓制正朝著精緻化、專門化發展。因中方對網絡輿論的控制力度在加大,導致維穩成本上升。桂林網信辦缺人手,即是表現之一。未來中共維穩幅度仍會增加,但這樣做的後果也只是讓支出會越來越大,而各級政府將面臨嚴重的入不敷出。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