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28日表示晶元製造等行業出現了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圖片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看中國2020年11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儷綜合報導)在美國制裁的打擊下,中共當局積極推動半導體晶元的產業發展,但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28日表示,目前晶元製造等行業出現了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需要規劃和加強監督。有業內人士指出,中美技術的差距並非靠「燒錢」可以彌補。
中國晶元製造行業亂象叢生
綜合陸媒報導,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於28日舉行,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在論壇上表示,鋼鐵、水泥、電解鋁及光伏等領域前些年都出現過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等問題。而目前晶元製造等行業也出現了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且前一階段的集成電路製造方面的投資也被爆出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需要規劃和加強監督。而兼併重組則是企業規模化發展和提升競爭力的有效形式。
外界發現,過去1年多來,包括武漢弘芯在內的一連串「爛尾半導體廠」,早已惹來海內外議論不斷,如今似乎連北京中央官員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實。
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至10月27日,中國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超過5.8萬家,增速高達33%以上。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近1.9萬家,相當於日增逾200家。當中有許多與晶元行業沒有密切聯繫的企業,如房地產開發商、水泥製造商和餐飲企業等。為了受益於中共政府的免稅和政府資助等,這些公司將自己重塑為晶元公司。
也因此,公司資金鏈斷裂導致晶元項目爛尾的情況屢見不鮮。
例如,2017年成立的武漢弘芯,當時號稱投資額高達1280億元(人民幣),並稱擁有「國內首個能生產7nm晶元的ASML高端光刻機」,還招攬台積電前高管。但成立不到3年,武漢弘芯就面臨資金鏈斷裂、項目暫停。ASML高端光刻機也以5.8億元抵押給了銀行。而湖北省重大項目中也已將武漢弘芯移除。
位於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德科碼),是當地明星企業,號稱「南京台積電」,規劃投資30億美元,但如今卻成為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的半拉子項目。廠區辦公場所早早已人去樓空。
被河北省政府列為「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的河北昂揚微電子科技公司,對外稱「生產第8代高端大功率IGBT晶元,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水平」,但啟動晶元項目後,很快出現資金鏈斷裂,項目停滯。
陝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規劃佔地面積約2000畝的陝西坤同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陝西坤同)也陷入困境,核心高管盡數離職。
此外,位於四川成都高新區的格芯(成都)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成都格芯),佔地7、800畝的廠區除了入口處有一名保安值守外,廠內空無一人。該公司2017年由美國晶元代工企業格羅方德和成都市政府合作組建,規劃投資90.53億美元,當時被稱為「格羅方德在全球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產基地」。
據官媒《瞭望》9月30日報導,最近一年,中國半導體項目爛尾事件頻頻發生,僅其中規劃投資達到百億級別的大項目就有6個,涉及東南沿海、中部、西南、西北地區5個省。
中美技術差距不是靠「燒錢」就能彌補
針對中國晶元製造行業這些亂象,中共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接受黨媒《環球時報》專訪時不得不承認,中國很多行業都有類似問題,「一窩蜂」擁上去,但缺乏具體構想,布局上也會造成低水平重複。
一位曾參與晶元產業建設論證的科技企業負責人也表示,中國之前曾大量進口美國晶元,但中國本身技術基礎不足,而這其中的差距遠遠不是靠「燒錢」就可以填補的,還需要手藝、人才、經驗等。
該負責人還指出,晶元投資所需要的資源是一般平常地方政府和企業遠遠承受不起的。他舉例稱,曾有企業希望拿出約200億元人民幣投資建設一家晶元企業,「但我告訴他們,200億或許可以做低端晶元,但做高端晶元,丟進去連水花都看不到。」
事實上,對於大陸半導體行業出現的亂象,早在10月2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就曾在記者會上表示,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積體電路(IC)行業,造成資源浪費。他還指出,當局將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追究地方政府濫推半導體發展計畫的責任。
有分析指,在中共獨裁體制之下,這些高官們不敢將予頭指向習近平,只能是向地方政府問責。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