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重創經濟,如何幫到最需要幫助的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9月30日訊】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重創經濟,如何幫到最需要幫助的人?發達國家在疫情期間給出的答案是:直接補貼給最需要的人。這其實是高明的一招。
馬雲說,低收入人群的消費才是實實在在的內需力量,而不僅是富人的消費。拉動居民消費,從根本上說還得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要讓中低收入群體的錢包鼓起來。
不過,這也沒想像中那麼容易。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李若谷做了一番估算,如果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13萬,農村達到6-7萬,內需和經濟內循環可能就更容易一些。
這是什麼概念?
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元出頭,其中城鎮居民4.2萬元,農村居民1.6萬元。也就是說,要拉動內需促進內循環,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提高三至四倍。
從以往的經驗看,要實現如此增幅,需要大概15年左右的時間。
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0.5%,年內首次轉正,但1-8月累計同比仍下跌8.6%,消費回升的態勢正在趨緩。中國消費者信心依舊低迷,同時也印證了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判斷:今年消費因疫情受到較大衝擊,成為經濟恢復的薄弱環節。
錢包的厚度直接決定消費的力度。上半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1.3%,收入少了,自然沒法買買買了。
真金白銀的補貼,簡單但精準有效。
中低收入群體,普遍對價格極為敏感。價格高低一毛兩毛,甚至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消費決策。
今年又逢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旅遊、出行、住宿、餐飲、電影等為代表的「享受型消費」是受此次疫情衝擊的重災區,旅遊業被按下暫停鍵,餐飲業被迫停止迎客,電影院關閉,航空業在生死線上掙扎。
無論收入高低,解決溫飽之後,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生活追求。對比中美兩國居民消費數據,目前中國差距不小。美國人均消費一年超過4萬美元,也就是27萬元人民幣左右。中國人消費表現如何?
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不到2.2萬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約2.8萬元,農村居民1.3萬元。兩者差了10倍以上。
提振消費,根本上還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從政府層面來說,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教育、醫療、住房體制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