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育兒10箴言,老少都適用。(以下圖片來源皆為Adobestock)
【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處:《增廣賢文》
大意: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行為,小烏鴉有銜食餵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的莫過於父母,所以說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處:《樂府詩集‧長歌行》
大意:年輕時不努力學習,老年時只能後悔、嘆息。
點評:「少壯」的時候聽到這句話,往往感受不深;「老大」的時候想到這句話,往往徒有傷悲!
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行為。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處: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大意:比喻親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親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點評: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是重大不可逆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我們,要為孩子創造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出處: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大意: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就要再上一層樓。
點評: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人生也是這樣,只有不斷提昇,不斷進取,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達到愈來愈高的境界,事業也才能取得愈來愈高的成就。
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就要再上一層樓。
【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出處:北宋‧劉彝《畫旨》
大意:「讀萬卷書」是指多閱讀,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紮實的文化素養;「行萬里路」則是指不能單純執著書本知識,還必須廣泛瞭解、認識和接觸社會,才能實踐於生活中。
點評:孩子的考試成績,家長不要過度看重,應讓孩子多旅行,接觸世界,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啟發。
【6】不怨天,不尤人。
出處:《論語》
大意: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找藉口,不把責任推給別人,這話後來也演變為成語「怨天尤人」。
點評:求人不如求己,怨人不如責己。培養孩子自我反省和樂觀進取的精神,這樣日後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能正確面對。
培養孩子自我反省和樂觀進取的精神,這樣日後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能正確面對。
【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出處:《孔子家語》
大意: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點評:孩子要能接受別人批評,因為人人都會犯錯誤,經別人指出,若能接受,就可以改正錯誤。否則錯誤一直存在下去的結果,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處:《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大意:千里長路,都是從邁出第一步開始的。比喻每件事情都是從頭做起,按步就班進行的。
點評:教導孩子無論做任何事,貴在堅持。
千里長路,都是從邁出第一步開始的。
【9】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
大意:想要在事業或學業更加精進,就要努力勤勉,太貪玩放鬆,只會一事無成;做人處事,必須三思而後行,才會有所成就,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點評:教導孩子做事要養成善始善終的習慣,切忌半途而廢。
【1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出處:宋‧蘇軾《稼說》
大意:廣泛閱讀,多瞭解古今中外人事,學習好的部分;知識平時就要學習積累,到需要的時候,便可以運用自如。
點評:今天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廣泛多元化,但如何選擇也格外重要。
責任編輯: 帝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