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雕像。(圖片來源:Adobestock)
小和尚的腳
馬祖禪師是唐朝時五臺山著名的高僧,他很喜歡用「刁難」的方式提點徒弟,幫助他們開竅頓悟。
有一次,馬祖禪師搬了個籐椅,坐在寺院後門的小路上看書。沒多久,徒弟小和尚推著車子從菜園回來。由於道路太窄,馬祖禪師又把腳伸在路中間,小和尚就讓師父把腿縮回去,以便自己推車。沒想到,馬祖禪師卻說:「我向來只伸不縮。」
小和尚一下子愣住了,為難地說:「師父,您不肯把腳縮回去,我可回不去寺裡了呀。」
馬祖禪師連眼皮也沒抬一下,說:「那是你的事。」
小和尚想了想說:「師父,您是只伸不縮的人,那我總不能壓斷您的腳吧?要不我們換一下,我坐到椅子上,您來推車!」
馬祖禪師聽後起了興致,就和徒弟換了位置。只見小和尚也伸直了腳,可就在馬祖禪師推著車要壓到他時,小和尚卻把腳縮了回去。
馬祖禪師問:「你為什麼把腳縮回去了?」
小和尚笑著說:「師父,您只伸不縮,但我是能屈能伸的人,所以把腳收回來了。」
小和尚推著車子離開了,馬祖禪師看著他的背影哈哈大笑。多年後,馬祖禪師把衣缽傳給了這個小和尚——後來的高僧五臺山隱峰禪師。
驢。(圖片來源:Pixabay)
馱聖物的驢子
這故事是法國寓言作家拉.封丹的代表作,說是一頭驢子第一天被牧師派去馱聖物,見到教徒們頂禮膜拜,匍匐在地,於是乎飄飄欲仙。第二天,牧師派它去拉磨,這頭陶醉在昨日尊貴裡的驢子自然不肯順從,於是乎招來主人一頓鞭笞,好一頓驢嚎。
一個10歲孩童聽了這則寓言,覺得驢子很傻:「別忘了你是頭驢子!」其實,人世間混淆了自己和聖物關係的「驢子」不少:有權時趾高氣揚頤指氣使,無權時心灰意冷低聲下氣;在位時門庭若市不可一世,退位後門可羅雀精神沮喪……悲夫,驢子是驢子,聖物是聖物,怎麼孩子都明白的事理,大人還犯糊塗呢?
其實不然,這馱聖物就像抽大煙,會上癮的。人生在世,誰不想風光榮耀?更何況四方來拜,八面來朝,所得到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愉悅,衣食住行樣樣不缺,會來事的還會奉上大把大把的票子。過慣了這等日子自然害怕失落,即使明白驢子是驢子,聖物是聖物,他也會今日權柄在,便把令來行,多馱一時是一時,多馱一日是一日。
話說回來,畢竟驢子是驢子,聖物是聖物,不管你馱的是什麼,都不屬於驢身上的物件。因而,不管你馱得有多久,總有被卸下聖物的那一天。那時候,你只擁有你自己:你的體格,你的嗜好,你的技藝,你的品性和思想,它們和你的生命同在,精神和技藝方面的成就甚至永生。馱聖物的日子,不過是你一段經常泛起浪花的陳年記憶。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