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企取得台企關鍵技術?調查局:防制秘密被轉移(圖)
調查局14日表示,局長呂文忠(前排右4)13日率隊赴竹科與科技廠商共商營業秘密保護;在案件偵辦上將嚴格把關,全力防制營業秘密遭轉移到境外。(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8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調查局表示,局長呂文忠13日率隊赴竹科及科技廠商共商營業秘密保護,會上提到了對岸企業疑似運用合法手段在台成立子公司,同時利用各種機會管道取得了關鍵技術,值得關注及防範。
中央社報導,法務部調查局1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調查局是偵辦營業秘密案件經驗最為豐富的司法警察機關,從民國102年2月1日營業秘密法刑責化至今,合計偵辦移送營業秘密案件達122案,涉案金額約為新台幣2802億元,當中涉及意圖竊至境外使用則有49案,而且大多是跟中國大陸企業有關。
調查局表示,呂文忠非常重視營業秘密保護相關議題,因此在13日親自率領經濟犯罪防制處處長及幹部,赴新竹科學園區跟高科技產業面對面會談,與會業者包括了台積電、聯發科等9家高科技產業的負責人、法務長及資訊長或是資深經理人20多人。
呂文忠表示,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地發展各類高科技產業,不計代價,也不管是否違法或是違反了商業倫理,並運用各種管道,向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特別是國際知名半導體業伸出魔爪,且以比現職薪水高出多倍的價碼,引誘研發工程師或是高階主管攜帶研發的機密資料赴中任職。
呂文忠表示,實際案例顯示,對岸企業甚至開出了極高的價格,要將台灣高科技產業整個研究團隊挖走,導致部分本土科技產業才剛剛發表了研發成果,對岸卻已完成並準備上市,甚至疑似是採取合法手段在台灣成立子公司,並利用各種機會管道取得了關鍵技術。
呂文忠強調,高科技產業是台灣龍頭產業,同時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命脈,營業秘密或是機敏關鍵技術遭到竊取、研發人才流失或是轉移至境外,都會嚴重危害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儼然已經是「國安議題」。
呂文忠說道,調查局已經將偵辦侵害營業秘密案件列入了現階段的重點工作,但偵辦不法是最後的司法手段,調查局跟企業是夥伴關係,將會持續強化與產業界之間的聯繫,並規劃跟中部、南部高科技產業會談;在案件偵辦上,則將會嚴格把關,全力地防制高科技產業的營業秘密被轉移至境外。
iThome8月12日報導,今年5月4號,法務部調查局接獲通報,中油、台塑的內部系統遭到不明人士植入勒索病毒,導致儲存的檔案都無法開啟,營運遭受嚴重的影響。
由於中油及台塑是屬於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因此已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所以,調查局主動介入偵辦這兩起由同一組織所為的資安攻擊事件。
8月12日,法務部調查局資通安全處處長吳富梅在台灣資安大會上,則是完整的揭露了這起事件的調查經過。
當時,調查局獲報後,就迅速成立專案小組以偵辦這起案件,並在獲報的10天後,就揭露了初步清查之結果,同時針對國內其它企業提出了6大建議,要企業檢查內部系統以降低被駭風險。此外,因為駭客在進行攻擊後,留下了後門程式連往境外中繼站,亦即為位於美國境內的雲端主機,所以,調查局也透過了國際合作管道,請美國的檢察單位協助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