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蟬翼防護衣 武漢中心醫院「至暗時刻」(組圖)


3月10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李文亮醫生生前曾在這裡接受治療。2月20日時,這個院區也成為了定點醫院。不過,目前該醫院的發熱門診已經不再接收新冠肺炎的患者,急診和外科逐漸恢復。(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20年3月13日訊】2020年3月9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的微信朋友圈裡,第四次點起了蠟燭——眼科副主任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這是該院眼科因新冠肺炎去世的第三位醫生,前兩位是梅仲明和李文亮,從前患者稱他們為「明亮組合」。「原本要為患者帶來光明,如今都走了。」一位該院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3月1日,該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也因新冠肺炎殉職。他還是該院最近一年評出的唯一一位「重大先進典型」。

至此,武漢市中心醫院已有4位醫生歿於疫情。


武漢市中心醫院在此次疫情中殉職的四位醫生,分別是眼科副主任梅仲明、眼科醫生李文亮、眼科副主任朱和平、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從左至右)。(圖片來源:何籽/南方週末)

中心醫院一線醫生楊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目前還有四位醫生瀕危,「我說的是瀕危,不是病重」,他強調,這四個人都是包括呼吸衰竭在內的多器官衰竭,並伴有各種不良併發症,「有的全憑外部醫療手段支持、維持生命」。

他說的四位瀕危人員分別是副院長王萍、倫理委員會劉勵(該院肝膽外科蔡常春主任的妻子)、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易凡、泌外科副主任胡衛峰。

南方週末記者獲得該院公共衛生科流出的一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處置情況說明》,截至2月9日,上報職工確診病例68例,納入醫學觀察的醫務人員266人。

該院兩位醫生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此前確曾在同事群中看到過這份文件。

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感染情況在武漢十分突出,醫護死亡情況堪稱最為嚴重。

1、難以上報

武漢市中心醫院始建於1880年,前身為漢口天主堂醫院。它是武漢市28所三級甲等醫院之一,屬於武漢市屬的公立醫院。該院有三個院區,其中後湖院區是武漢市徵用的第二批定點醫院,南京路院區後來也進入定點醫院名單。

目前該院有員工43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1206人。

根據上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處置情況說明》,12月29日下午,後湖院區急診科醫生通知公共衛生科接診了4例病例,病情異常。醫院致電江漢區疾控,但對方稱此前上報的類似病例查了各項病原均無結果,需要匯報領導。

六天後,區疾控仍回覆:「等上級通知後再報,具體上報病種等通知。」之後,關於上報給誰,這家醫院又遭遇了踢皮球:區衛健委說它是市屬醫院,報給市裡;市衛健委說,屬地管轄,報給區裡。

1月8日起的三天,終於成功上報14個病例,但其中一個無法確診,區衛健委讓聯繫區疾控自行採樣,區疾控說等區衛健委通知。13日,再將一位患者無法採樣的信息報告區疾控,得到的回覆是一個字,「等」。

從1月11日到16日,該院收到26例職工疑似感染報告。而據武漢市衛健委公告,截至1月15日,全市醫護人員零感染。

楊珥說,1月初就有很多患者沒有接觸華南海鮮市場史,但有了臨床症狀和影像學依據。此外,陸續有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後出現了同樣症狀。「這就是人傳人的直接證據」。

但是關於病情上報,他們收到的要求是不允許填「不明原因肺炎」,乃至「病毒性肺炎」,只能寫「肺部感染」。他說,肺部感染就是一個很寬泛的疾病了,不能凸顯新發病毒,也不能凸顯人傳人。

他的同事也證實了上述情況。

2、不能說的秘密

在難以上報的日子裡,中心醫院裡發生了什麼呢?

一位急診科醫生對12月底的事印象深刻,因為首先發現病例的就是急診科——好幾個患者咳嗽、低熱、肺部CT膜玻璃樣變。醫生把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拿去測序,得到的結果驚人:「SARS冠狀病毒」。

這張檢驗結果的截圖,最後成為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醫生在微信群中發布的「禍源」。

根據該院急診科艾主任此前對《中國新聞週刊》的回憶,2020年1月1日晚將近0點,她接到醫院監察科信息,要求第二天談話。在談話過程中,被批評「作為專業人士沒有原則,造謠生事,你們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了社會恐慌,影響了武漢市發展、穩定的局面」。艾主任提及這個病可以人傳人,但沒有獲得任何回應。

上述急診科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證實,「主任第一時間向上預警,‘SARS回來了’。但被院領導訓斥,很多人在場。訓斥她用了三句排比句,大意是說擅自發布未經證實的新聞,造成嚴重社會輿情,如何負責,把我主任當時嚇得著實不輕。」

但該院一位在醫學影像科室工作的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被叫去談話的,遠不止李文亮和艾主任。「我們醫院很多人被院方叫去談話,說不能發什麼。」

他和另一位醫生,後來因為發表關於梅仲明、李文亮的哀悼圖片,專門被院方找去,讓他們刪除。在南方週末記者聯繫的十餘位採訪對象中,過半受訪者表示受到過院方的干預,包括訓誡、談話、被要求刪除發布內容、被電話提醒不能發布有關消息等。

該院後湖院區一位工作人員記得,那時候「不讓聲張,物資就更不敢談了。我院的很多醫護也是那個時候感染的,心痛。那個時候我很絕望,特別絕望,沒有外援,也不讓報」。

有兩位採訪對象向南方週末記者出示了微信群截圖,2019年12月30日,各科室微信群裡收到轉發自武漢市衛健委的信息:「請大家……不要隨意對外發布關於不明原因肺炎的通知及相關信息……否則市衛健委將嚴肅查處。」

該院醫生陳小寧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早期院裡統一要求,「不能說,不能戴口罩,怕引起恐慌。」

陳小寧回憶,疫情開始不久的一天,臨近下班,院裡所有中層緊急開會,口頭傳達,不得對外提起「冠狀病毒」字眼,「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家人」。當天已經下班的陳小寧,又接到領導電話,必須回醫院當場聽取傳達通知。

多位中心醫院工作人員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確有收到「不能說」,「不能戴口罩」這些要求,均為口頭層層傳達。

3、「大驚小怪,擾亂軍心」

此時,與中心醫院相隔僅2.6公里、幾乎同時發現異常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已經直接將疫情上報到市裡和省裡。該院一位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12月27日,意識到可能有傳染性,就將當時的患者進行單間隔離,並指導醫護人員注意做到個人防護。」

但在禁言之後的武漢市中心醫院,並沒有做到「內緊外松」,防護並未得到加強。

楊珥說,在12月底已經頻繁上報之後,院領導並未示警,沒有通過任何途徑讓人們緊張起來。甚至有科室負責人戴著口罩去開會,還遭到了批評,「大驚小怪,擾亂軍心」。

同時,院領導通知每個科主任,逐個電話告知每個同事,一律不得外泄病毒的任何消息,「那個電話我接到過」。

楊珥聽到多位同事提及,1月上旬,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戴口罩去開會,被院領導批評。此後,該院多位醫生都看到他沒戴口罩。不幸的是,幾天後,江主任被感染、確診,之後做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體外膜肺氧合,一步步衰竭,直至死亡。

一位和江學慶同科室的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江主任曾提醒他們「別戴口罩,影響不好。」

網上流出了一張江學慶筆記本的截圖,一條條記載著一段會議記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沒有人傳人的證據,十條紀律規定,保密紀律,不准到處亂講亂談……」

陳小寧說,筆記所錄就是1月3日的會議,醫院組織中層開會,口頭傳達精神,再口頭傳達給每個職工。

如今,有87位群成員的江學慶科室的微信群,人們把頭像全部換成了一樣的黑底蠟燭,只留下一張照片頭像,那是已經不能換頭像的江學慶本人。

於林是中心醫院的退休職工。她回憶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江主任是1月13日下午,他還在專家門診,還沒吃午飯,飯在旁邊放著。

江主任對她說,「大姐,你來這兒幹什麼?這裡很危險,你辦了事趕快走。」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被病人圍著,沒戴口罩。

南方週末記者拿到一份中心醫院醫生提供的《1月13日病毒性肺炎相關情況報告(南京路)》,南京路院區當天監測密切接觸醫務人員共計85名,其中發熱門診9人、隔離病房29人、呼吸科34人、眼科13人。

作為本應遠離呼吸道疾病的科室,眼科在這次醫護疫情中卻傷亡最重。

該報告描述,1月10日,一位眼科患者轉入隔離病房,11日管床醫生李文亮報告發熱37.2℃,此後逐日高燒,日漸惡化。12日上午,另一位眼科醫生報告發熱37.4℃,此後表現出與李文亮一樣的症狀。

陳小寧說,之前眼科要求設備科、院感辦給相應的物資,為醫護人員做防護,但當時的院感辦主任只給了一級防護,「一級防護是最差的,三級是最好的」。

3月9日去世的眼科副主任朱和平是醫院的返聘專家,本已退休。陳小寧說,朱醫生是個很好的人,感染之後妻女都不在身邊,一個人在家拖了十幾天,後來被120接到醫院,沒找任何人幫忙。

目前雖有四位醫護人員去世,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微信公眾號上只為江學慶、梅仲明兩位醫生發布了訃告。這兩位醫生的訃告,院方都是在去世後三個小時發出的,但朱醫生已去世超過24小時,仍無訃告。

南方週末記者為此致電該院公共衛生科,對方回覆請聯繫宣傳科。

4、物資「彈盡糧絕」

盤點中心醫院危重症、去世醫生所屬的科室,分別來自:眼科、甲狀腺乳腺外科、消化內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倫理辦公室等,非常分散,且普遍與治療新冠肺炎沒有直接相關。

楊珥說,「他們甚至還沒來得及正兒八經上前線抗擊病毒,就莫名其妙地倒了。」倒下的原因在於初期預警不足,且防護設備始終簡陋。

他回憶,1月23日,全院物資告急,大家以個人名義去求援,受到了院方的阻攔,不許私人募捐。後來形勢逼人,可以募捐,但物資分發混亂,出現各種亂象,比如拉來的東西收不進去、交接的人消失,甚至拉來的物資也不要。

醫院裡有一個負責對接捐贈事宜的醫生群,三百多人。南方週末記者看到聊天記錄,2月10日,一位同事在群裡說,聯繫了一千斤大米,「醫院竟然不要」。

早先,醫院曾經「斷糧」。平常食堂2000人,每天兩頓飯。非常時期,醫護和病人都吃住在醫院裡,一天三頓做6000人的飯,一時供給不足。1月26日左右,不少醫護人員靠吃零食堅持,有的科室「斷糧」了一天、有的斷了三天。

更缺乏的是防護物資,特別是防護服。

2月中旬,上述微信群中討論的話題是如何把雨衣改造為防護服,「據說防水潑濺沒有問題,就是看材料的透氣性」,還有醫生設計了一套「雨衣消毒方案」。

「那陣子真是彈盡糧絕了,穿什麼的都有。」有段時間,楊珥把家裡的垃圾袋拿去醫院當雨衣,用它裹住手腳和脖子。這個問題,直到外地復工、外地醫療隊進入醫院,才解決。

楊珥經常去看醫院裡放防護服的櫃子,2月下旬之前,這個六層鐵皮櫃子,從來都是半空或空空如也。

他發來那時同事所穿防護服的照片,薄如蟬翼,「簡直就是裸奔,真的是敢死隊」。



中心醫院醫生一度穿著「薄如蟬翼」的防護服(圖片來源:網路)

據南方週末記者統計,截至2月29日,湖北省五大官方慈善機構向武漢市中心醫院捐了口罩15.8萬個、防護服3976件。這是整個疫情期間的捐贈數,官方捐助的防護服數量還不夠全院人使用一次。

採訪中,六位來自不同科室的醫生均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物資缺乏到窮盡地步。

陳小寧說,一開始隔離措施就幾乎沒有。比如後臺部門在工位辦公,不到100人的辦公樓層,年前已有3人感染,樓裡還在用中央空調,「沒有開窗,沒有通風,沒有消毒殺菌」。

「院感辦也不說話,院領導也不說話。」

他記得除夕夜查房,連鞋套都沒有,是用垃圾袋套腳。口罩最緊缺的時候,裡面戴個工業N95,外面再套個外科口罩。至於行政職工,不屬於一線,領過一盒口罩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上班的口罩也是自己找人買的。

1月23日、2月6日、2月14日,武漢市中心醫院都曾經發布公告募捐防護物資。2月14日,該院疼痛科主任蔡毅發文呼籲關注武漢醫護人員緊缺現狀。

該院南京路院區的一位ICU護士說,協和、同濟醫院開始公開徵集以後,其他醫院才敢發帖,因為這兩家是省屬醫院。同樣,防護也是,「我們醫院是看到同濟防護後才敢防護的」,一開始防護服不讓穿,怕引起緊張。

一位做聯絡物資志願者的超聲科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2月19日發通知說可以接受捐款了,才允許接受現金。

「春節之後很多賣防護用品的廠家都復工了,但我們自己採購物資還很困難,物資都先找捐贈,實在不行了才去採購。」

另外兩位醫生說,給一線醫護的補貼也存在問題,1月的醫院津貼到目前還沒收到。作為一線人員,有一次性的6000元補貼,以及每天200元或300元補貼,夜班費180元。

上述南京路院區的ICU護士說,她的基本工資「五險一金」扣完以後只有1000元不到,一月份的補貼還沒發。但自費從美國買了180個達標口罩,就花了2000多元,還不知道是否能收到。

據南方週末記者統計,截至2月29日,五家官方慈善機構給中心醫院的撥付資金為1.23億。

多位醫生說,物資匱乏持續到2月底、外面的救援隊來了,才得到解決。

甘肅醫療隊105人援助中心醫院,其中一位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形容,2月初這裡主要面臨的問題是,病人多、防護用品緊缺、達不到三級防護,進隔離病房都沒有N95。「這個醫院管理不好,我們帶來的物資不多,全給中心醫院支援了。」

5、「這裡就像火車站春運的場景」

導致醫護傷亡的還有一層原因,是隔離措施不到位。

作為同一批定點醫院,武昌醫院副院長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醫院被劃為定點醫院後,院長劉智明專門請了市疾控專家指導病區改造的隔離措施。那時候劉智明常常祛病房和門診考察情況,後來感染,於2月18日去世。

中心醫院從疫情之初就承擔了大量的救助工作,一位醫生說,「一開始金銀潭醫院開七百多張床位的時候,我們醫院也直接開了五百多張床位,當時各種工作根本就沒有到位就開了,還沒有搞好隔離區、污染區。」

另一位醫生發來的照片上,病人通道和醫務人員通道之間,大廳裡只隔了一塊宣傳板,沒有從頂部隔開,起不到隔離效果。

楊珥記得,1月6日左右,醫院騰出兩個病區做隔離病房,加起來也就幾十張床,遠遠不夠。最終後湖院區改造出六百多張床位,還是人滿為患。

「1月,這裡就像火車站春運的場景,病人排隊,排著排著倒下了。我至少有三個同事,被排隊不耐煩的患者拉扯、撕破防護服,動輒有患者來揚言要殺醫。」

一位後湖院區的醫生說,「(某些)院領導我不做評價。我們的護士長、主任、科主任,我要豎大拇指,包括副院長,反正我們臨床上的人是非常團結的。」

實際上,多位採訪對象在受訪時表達了對書記、院長的不滿。一位醫生認為他們臨床經驗不足,「他們一個原來是搞教學的,一個是衛生部門官員。」另外一些人則提及,「有官威」「什麼都不准說(新冠病毒),哪個說就追責」「人家提意見,也不讓說,不重視,搞得我們底下人憤憤不平。」

也有多位受訪醫生懷念之前的夏家紅院長,臨床醫生出身,知道基層疾苦,經常會在夜班「微服私訪」。「有一次,他看見夜班醫生花了一個小時左右時間分揀化驗單,就砸了很多錢上線無紙化辦公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受訪醫生說。

三位受訪醫生說,疫情暴發兩三個月後的3月8日,才第一次知道書記和院長到隔離病房看望感染的醫護人員,他們是在職工群和朋友圈裡看到了領導看望住院職工的照片。

該院退休職工於林說痛惜這件事害了醫院,「一個一百多年歷史的好醫院,職工都很痛心。等疫情結束,這些都要找醫院討說法。」

在楊珥心裏,一月底、二月初是這所醫院的「至暗時刻」,混沌無序,倍感後怕。他說,在這裡,很多人能忍就忍了。但也有同事說,疫情之後要轉行。

他說比起自己,很多同事更有奉獻精神、可歌可泣。他的一位同事,家裡三個人陸續因為新冠肺炎去世,爺爺、奶奶和公公,她沒法給家人在自己的醫院找到床位,但仍然每天上班救人,沒有請過假。

問及他為什麼出來說話,他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珥、陳小寧、於林為化名。公眾號作者章北海對本文亦有幫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張玥 張笛 揚敬 奕步 李在磊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