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廣東醫療人員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投稿,公開呼籲國際醫療援助,共同對抗中共肺炎。(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2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24日發表一篇題名為〈Chinese medical staff request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istance in fighting against COVID-19〉的文章(點進來看)。該文是由2名在武漢支援,並分屬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紀念醫院(Sun Yet-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廣州第三醫院附屬醫院(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Hospital)的廣東醫療人員公開向國際請求援助的呼籲文,內容呼籲國際醫療援助,共同對抗中共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
大陸醫學知識分享網站《丁香園》也轉載、翻譯該篇文章,該文雖然立即在微信、知乎等各大網路平台轉貼,並引發網友熱議。不過,該篇文章隨後遭到封鎖,截至發稿期間已搜索不到此篇文章。
據悉,投書的是自1月24日就前往武漢支援的廣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他們赴武漢支援至今。
呼籲國際支援的原文翻譯如下:
2020年1月24日,我們來到中國武漢與當地護士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作為廣東省第一批赴武漢的醫療人員,我們進到武漢隔離病房。我們進行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集中於供氧、心電圖(ECG)監測、氣道管理、管道護理、呼吸機調試、血液透析護理、中心靜脈插管,以及基本護理(例如處置與消毒)。
武漢的條件與環境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困難與惡劣。防護設備嚴重短缺,諸如N95呼吸器、口罩、護目鏡、手術服與手套。護目鏡則是塑料製品、必須得在病區經過反覆清洗與消毒,(因為磨損戴上)都很難看得清楚,還有因需要得經常洗手,我們有一些同事的手已經長滿了皮疹,痛苦難忍。
由於需要長時間的佩戴N95呼吸器與穿戴多層防護設備,一些護士的耳朵與額頭都長了壓瘡。當戴著口罩來跟患者說話時,我們的聲音會被靜音,因此必須得大聲說話。戴上四層手套做事是異常笨拙,有時候根本是不起作用——我們甚至會無法打開醫療設備的包裝袋,因此給患者打針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為了節省體力與穿脫防護服的時間,在進入隔離病房之前,我們都會避免進食與飲水兩個小時。因此經常看見有的護士嘴邊長滿水泡,還有一些護士因為血糖過低與缺氧而暈倒。
除了身體疲憊以外,我們還遭受了心理上的痛苦。雖然我們是專業護士,但是我們也是人。我們與所有人一樣,也感到無助、焦慮與恐懼。經驗豐富的護士有時候會抽出時間來安慰同事,並且嘗試減輕我們的焦慮。但是,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護士也可能會哭泣,也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需要待在這邊多久,同時也因為我們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高風險人群。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716名中國醫護人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還有9人死亡(編輯註:外界一直認為中國官方仍在瞞報或是低報確認感染與死亡病例)。由於武漢市的醫護人員極度短缺,雖有來自中國各地的14000名護士來到武漢,不過我們需要更多的幫助。我們呼籲世界各國的護士與醫護人員現在前往中國,在這一場戰役中幫助我們。
我們希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能夠儘快結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夠保持健康。
我們的聲明沒有利益衝突。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