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最大「灰犀牛」之一 負債5萬億累年實虧的高鐵(圖)
原標題:關注中國高鐵「灰犀牛效應」
中國近十年來大規模興建高鐵的負債問題,引起多方高度關注,許多專家擔心高鐵恐將成為近年衝撞中國經濟的「灰犀牛」(Getty Image)
【看中國2019年9月28日訊】中國高鐵伴隨經濟高速發展,十年來雖然改變中國遠行交通以及城鄉風貌,卻也因為高額開支以及畸形成長,惡化中國負債問題,此等現象已經引起專家多次警告,高鐵可能成為重傷中國經濟的「灰犀牛」。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中鐵)今年第二季公布2019年第一季以及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中鐵負債年增4.53%,達到5.21兆(人民幣,下同),到了2019年第一季末,總負債持續增加600多億,到達5.28兆,此數字已創歷史新高。
中鐵財報顯示,2010年底負債1.89兆,到了2019年激升至5.28兆,短短9年膨脹約2.8倍。
這份報告也顯示,2018年中鐵前三季稅後虧損,但是年終利潤卻由負轉正。據媒體轉述,中鐵利潤轉正的原因為第四季獲得中共當局的「鐵路公益性運輸國家補貼」,但是具體補貼金額並未公開。而這種「特殊」現像在多年的財報重複出現,幾乎被認為是中鐵每年利潤轉正的主因。
中國近十年來大規模興建高鐵的負債問題,引起多方高度關注,許多專家擔心高鐵恐將成為近年衝撞中國經濟的「灰犀牛」,連中共著名官媒也深入報導,雖然保守認為高鐵債務尚無系統性風險,但仍然警惕應該慎防多種局部風險交錯影響,例如高額的地方債、高鐵產能過剩、多元經營不善、面子工程惡化,以及過度依賴國家補貼等等。
雖然中鐵一再強調不致引爆重大危機,否認自己是「灰犀牛」。但是除了官媒探討,另有知名媒體強調中國鐵路盈虧不明是爭議的焦點,甚至認為高鐵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大的灰犀牛。
灰犀牛被視而不見
所謂「灰犀牛」的概念,源自美國學者、作家暨政策分析師蜜雪兒.渥克(Michele Wucker)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渥克專長世界經濟與危機管理,曾任位於紐約的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早在2007年不到40歲即當選古根漢學者,她以灰犀牛比喻發生機率高、影響巨大卻被忽視的危機,此等危機原本大眾可以看見並且提早因應,但是由於人性逃避現實、心存僥倖,總認為眼前看到的灰犀牛不會真的衝過來,刻意忽視,繼而造成災難。
論者常以灰犀牛與十多年前開始盛傳至今的「黑天鵝效應」對照。灰犀牛指的是機率較高的高風險事件,而黑天鵝是機率甚低的高風險事件。黎巴嫩裔美國學者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所著述的「黑天鵝」事件難以預測,相對而言,灰犀牛事件可怕的是,往往大家看到當面衝來,卻都視而不見,而看清灰犀牛高速狂奔而來之際,幾乎已經逃不掉。
中國高鐵高額負債,不是高鐵營運效率的單一問題,而是涉及中國總體經濟建設,應正視其龐大系統性風險。(湯森路透)
趙堅的殷切呼籲
近年許多專家與輿論評論中國高鐵負債危機,當中最為具體而殷切的關注者,是中國北京交通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趙堅。
趙堅今年初在中國《財新網》撰文,警告「人們通常只看到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的世界第一和高鐵的快捷,卻對事件的另一面,即高鐵債務和運營虧損的世界第一,及中國交通運輸結構的嚴重惡化視而不見」。
趙堅指出,中鐵在2005年負債只有4768億,到了2018年9月底,激增至5.28兆,12年膨脹了大約11倍,若加上地方政府投資建設高鐵債務的統計數據不明,以目前紊亂而疲軟的總體經營情況來看,連負債的利息都還不了。然而在債務不斷膨脹下,中共當局仍將繼續興建高鐵。
趙堅提醒中國高鐵面臨兩種「灰犀牛」風險。其一是總體收入太低無法負擔高額債務;其二是只能載人又昂貴的高鐵,已擠壓其它鐵路等交通投資,惡化運輸結構、堆高貨運物流成本,甚至導致嚴重空污,資源效率極度扭曲。
趙堅早在2011年習近平政權上任之前,就已經警告中國高鐵成本過高、規模過大、鐵道部資金結構極為脆弱。他當時撰文呼籲「弄清鐵路債務整體狀況、及時處理鐵路債務危機,制止其進一步擴展,已經不應拖延」。並且提醒認清中國鐵路債務危機的「深層制度根源」,並且強調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更為緊迫和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成鋼也在今年3月初撰文指出,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的同時也揹負一個惡夢----超過5兆、世界第一的鐵路債務。
許成鋼認為,中共不計成本地興建高鐵,背後重要的機制就是國企總是可以取得政府當局高額補貼,不必擔心破產,所以無所忌憚大量舉債。
然而,30年前的蘇聯與東歐經濟大崩潰,都源於此等現象。如今中國經濟趨緩、GDP持續下跌,中共當局一再以財政刺激政策維持經濟發展,大規模建設高鐵是重中之重,甚至積極將高鐵外銷世界,這些做法將影響中國大量國家資源,尤其是地方財政負擔,累積不穩定因素,甚至導致金融危機。
中國高鐵高額負債的問題,不是高鐵營運效率的單一問題,而是涉及中國總體經濟建設、國企效率、地方債危機、去槓桿、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甚至官商從中牟取暴利等蕪蔓龐雜的治理系統問題,不能僅以高鐵營運成本效益或者票價成長來樂觀預估,而應正視其龐大系統性風險。
雖然在中共輿論控管下,針對官方近期快速核批重大交通建設以刺激經濟的討論已幾乎銷聲匿跡,仍然掩蓋不了中國高鐵灰犀牛不斷成長之重重疑慮。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章為《關注中國高鐵「灰犀牛效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