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要求最大的百家國企加強在香港的投資,以此擁有對香港更多控制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9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三個多月未止,有消息指北京當局要求最大的百家國企加強在香港的投資,以此擁有對香港更多控制權。但是其忽略一個關鍵點,就是國企的債務危機問題。
9月13日,《路透社》引述三名(其中一人與會)知情企業高管報導,來自百家中國大型國營企業高層代表本星期齊聚深圳,參加一個由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組織的會議。會議敦促與會國企為香港目前經歷的幾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降溫。
國企代表在會上承諾,投資香港房地產、旅遊等重要行業,穩定金融市場……
由於是內部討論,三名知情高管要求匿名。其中一位知情人說,會議要求國企不僅要簡單地持有香港企業的股份,還有尋求控制港企,並在這些企業中擁有決策權。
與會的國企高管知情人說:「香港的商界精英顯然做得不夠。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是我們中的一員。」
參加這次深圳會議的國企包括中移動、中遠洋、中國中鐵、中國建築以及中石化、招商局集團等。
國資委網站刊發的新聞稿也佐證了這個消息:國資委主任郝鵬9月11日在香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表示,國企正在尋找在香港重大項目上的合作方式。
郝鵬在一批國企高管的陪同下,跟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見面。當中包括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南方電網董事長孟振平、南方航空集團董事長王昌順、中電信集團董事長柯瑞文等。來自香港商界的則包括總商會袁莎妮以及渣打、東亞等高層人物。
此外,根據《蘋果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國企到港交流團有兩個秘密行程,先去深圳與中聯辦會面,之後再到香港與林鄭月娥會面。
過往數據表明,2018年,無論是以美元還是人民幣計價的中國企業債均出現大量違約。專家認為,對於債務水平已經很高的中國來說,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據新加坡DBS銀行2月份報告顯示,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務違約增至「史無前例」的1196億元人民幣,是2017年的四倍還多。
日前,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國企債務以更快速度上升,在非金融企業中的佔比升至69%。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副主任常欣在解讀報告時還指出, 2018年以來私營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大幅抬升,主要是融資環境惡化與國企擠出效應共同作用下的被動加槓桿,虧損民營企業數量與虧損國企數量之比從2017年末的4倍快速升至6倍多。
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副秘書長張志在官媒《證券日報》發表評論文章人物,長期以來,國企被認為是經濟的主導力量,國企身份也成為了債券市場的「護身符」。無論其所處的行業週期或自身財務狀況如何,擁有國企身份就意味著較好的債券評級和發行便利。這背後的邏輯關係就是,國企是國家政府的企業,有國家作為強大的背書,即使出現經營不善,甚至發生風險,國家都不會不管。這實際就形成了政府對國企債務的隱性擔保。這種隱性擔保降低了國企債違約的風險和發行利率,特別是對於城投類企業和政府融資平臺類企業,可以用較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社會資金,但卻埋下了巨大風險和隱患。
張志表示,由於中國各級政府間償債職責不清、事權界限不明,一旦累計債務風險超過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勢必逐級向上轉嫁償債風險,直接危及中央財政和國家金融體系的安全,引發系統性風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