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到底有多喜歡自鳴鐘?(圖)
乾隆時期由清宮造辦處製造的「硬木雕花樓式自鳴鐘」。這座宮中最大的自鳴鐘本存放於皇極殿中。鐘正面上層為銅鍍金鏨花面板,上嵌羅馬數字鐘盤;閣樓頂端扣有兩鐘碗:上報刻、下報時。(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一提起自鳴鐘,很多人腦海中會出現那些貪玩誤國的皇帝。不僅在中國,在歐洲,也有不少熱衷於所謂「珍奇玩物」的皇帝,愛做木匠的,愛把玩玉器瓷器的,愛養珍禽異獸的,應有盡有,這自鳴鐘就是近代中國史之後經常出現在電影中的形象。
自鳴鐘
我們知道明中晚期開始,西學東漸,西方的醫學、科技、天文等知識引入中國,這裡面被提的最多的一樣就是自鳴鐘。在故宮博物院的「紫禁城和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中,展出了好幾件精美的皇家鐘錶,有乾隆時期的銅鍍金琺瑯轉花葫蘆式鍾,也有18世紀以天壇為形象的銅鍍金嵌料石轉人升降塔鍾。製作都十分精良,因為是皇家用品,幾乎代表了當時自鳴鐘製作的最高水準。
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裡,即便在世界範圍內,鐘錶的製作都是很昂貴的。不光製作技術複雜,使用材料也相當奢侈。比如在瑞士,16世紀是加爾文教統治,它的教義提倡節約,不主張奢侈。在日內瓦,很多如珠寶、鑽石等奢侈品是被禁止的,為了滿足人們的虛榮心,富裕的中產階級便把目光鎖定在了鐘錶上。因為在鐘錶的部件中,必須用鑽石等金屬作為軸承抗磨損,所以鐘錶成了當時奢侈品的避難所。
在中國也一樣,自鳴鐘只有很少數一部分人能夠享用到,例如:皇帝和皇子們,大臣則很少有機會擁有數目眾多的自鳴鐘。自鳴鐘錶反映了清代初期上流社會的品味與愛好,同時也象徵了社會地位的高低,像《紅樓夢》就描述了賈家因為擁有機械鐘錶,而足以顯現他們顯赫的上流地位。
皇室鍾愛自鳴鐘
不過,朝廷對自鳴鐘的喜歡到了什麼程度呢?17世紀,荷蘭是製造鐘錶的一大重鎮。在1602年東印度公司設立以來,荷蘭便不斷向亞洲各國輸出歐洲產品,自鳴鐘便是其中很大一類。在朝貢體系下,清朝政府曾經規定「珊瑚、琥珀、嗶嘰段、自鳴鐘、檀香、鳥槍、火石等物品外,餘皆免貢。」
這句話換個意思說,就是除了這幾樣東西,其他的我們天朝大國應有盡有,也沒什麼興趣,你們就不用上貢了吧。除了荷蘭,當時最大的進貢鐘錶的國家是英國。英國從康熙以來,就不斷向中國示好,為的就是打開廣闊的中國貿易市場。1793年,馬嘎爾尼使節團為了給乾隆皇帝祝壽,幾乎將當時英國國內最精良的產品都帶到了中國,其中就有自鳴鐘。
俄國人本身出產鐘錶數量很少,也多依賴瑞士等國家進口,向中國和草原部落轉售鐘錶獲取利潤。不光是戰鬥民族,還是精明的中間商。自鳴鐘在皇室極為流行,康熙、乾隆南巡時,都要求帶上自鳴鐘。每天自鳴鐘敲響的那十二下清脆的聲音,對於看慣了沙漏、日晷計時的皇帝來說,具有極強的殺傷力的,以至於樂此不疲地聽鐘聲鳴響。乾隆皇帝為了滿足對西洋器物的喜好,每年要求粵海關採辦大量的西洋鐘錶。當時,皇子們擁有自鳴鐘當玩具,也是一種普遍風氣,多的皇子有十幾件自鳴鐘,少的也有兩三件。
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裡,即便在世界範圍內,鐘錶的製作都是很昂貴的。不光製作技術複雜,使用材料也相當奢侈。圖乃銅鍍金轉花自鳴過枝雀籠鐘。(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因為皇室鍾愛自鳴鐘,大臣們也少不得拿貴重的自鳴鐘巴結朝廷。《紅樓夢》就記載了地方官員進貢自鳴鐘一事:賈寶玉和薛蟠的朋友馮紫英,曾帶來一架自鳴鐘,跑到賈府出售,供賈府進貢用。該鐘三尺多高,有一個小童兒拿著時辰牌,到了什麼時候他就報什麼時辰。
然而,自鳴鐘畢竟只是計時用的精巧儀器。西方人在自鳴鐘的基礎上,發明了錶,發明了供航海用的精密儀器錶,但中國人依舊喜愛沉浸在那清脆的聲音中,不能自拔。這或許就是西方人在每次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中,總不乏製造精巧的「自鳴鐘」的主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