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話想對雍正說?石硯暗藏「刻骨銘心」(組圖)


這方「松花石蒼龍教子硯」的質地勻淨溫潤,透出風清月朗的高潔質感,反映了高潔的品格。(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多少人曾經有過一份永難忘懷的心情,在心田上銘記著那份情懷,刻骨銘心啊!如果把這份情懷銘刻在大地之骨--玉之上,真是恰如其狀的「刻骨銘心」!

清朝的聖祖康熙皇帝就遺留下一個「刻骨銘心」的印記。

清朝的皇位傳承,傳賢能不必傳嫡長。清聖祖康熙皇帝遺詔傳位於雍親王皇四子胤禛的內容有沒有被竄改?常見一些小道消息眾說紛紜。一些電影、電視等大眾媒體上的戲碼,也常常聚焦在這作文章。轉到清宮的文物寶庫,我們可以發現一方康熙皇帝賜給皇兒胤禛的硯臺。來看看這方蒼龍教子硯流露了康熙皇帝什麼心情?對皇子胤禛有何期待?

蒼龍教子硯

這方「松花石蒼龍教子硯」是一方略成長方形的不規則綠色石硯,厚度是3公分,長17.9公分,寬14.2公分。全硯通體有深深淺淺的綠色天然橫紋。硯面周緣起棱,其內陷下一圈就是墨池。

硯紋象徵

這方硯臺面上刻著一條蒼龍翻騰於如波、如濤的雲海之中,波濤漥下為池,池內嵌一褐紅色龍珠。蒼龍在右方,隨著龍的眼光往左下方看去,一條小龍昂首仰望著巨龍。這石刻的紋樣寓意「蒼龍教子」。俗話說「望子成龍」,父母對兒女的期待就像這方蒼龍教子硯所流露的一樣吧。蒼龍更是尊貴的化身,在這方硯臺中,蒼龍是康熙皇帝的表徵,小龍就是胤禛。蒼龍,一位九五至尊、如飛龍在天的皇父,期待皇兒成器的心情躍然玉石之上。

硯臺背面有「五雲」、「體元主人」、「康熙宸翰」等印章,左下角銘刻「賜胤禛」。從這些印記,明白傳達了這樣的訊息:這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兒胤禛的寶物。

在石硯的背面,勻淨帶著堅毅的書銘,鐫出康熙教皇子胤禛的內容:「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淨。」康熙期勉胤禛「堅」毅如石、潔「淨」如水!以玉石硯來示現堅與淨,恰如其心。

《清實錄雍正朝實錄》記載,康熙皇帝曾經面諭大臣們說在自己身後,「必擇一堅固可托之人,與爾等作主,令爾等永享太平。」康熙所期勉的「一拳之石取其堅」的胤禛,和他所寄望的「堅固可托之人」,就正是同一人--和碩雍親王,後來的雍正皇帝。

松花石上刻骨銘心

這方「松花石蒼龍教子硯」的質地勻淨溫潤,透出風清月朗的高潔質感,反映了高潔的品格。松花石在地殼中經過了億萬年的孕育而成,也叫「松花玉」,美石的名稱傳達了「松之勁節」、「玉之貞德」的訊息。松花石的這些天賦,這些特質,宛然呼應了康熙皇帝對胤禛的期勉。

胤禛性格非常至誠純孝、好學,只是比較急躁。他從小博覽、研讀史冊,不孜不倦,刻苦勤奮,「耽書史,博覽弗倦,精究理學之原」。後來他掌綱主政時,評騭人材,燭照如神。而且他文武兼備,精於騎射、兵器之術,洞悉各種用兵的韜略機宜,在文治武功上都有成就。

「宵衣旰食」的皇帝

雍正皇帝追崇聖祖康熙的仁政,「體聖祖之心以為心,法聖祖之政以為政」。他早晚都在養心殿理政辦公,養心殿有一匾額--「戒急用忍」,就是康熙皇帝對他仁慈的教誨。他不忘先皇的期勉「戒急用忍」,用以督促自己。

在養心殿西暖閣,雍正皇帝親題匾額「勤政親賢」、對聯「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1]其中展現勤政親賢的理念。看看他如何勤政愛民?如何竭盡「宵衣旰食之勞」當皇帝?以滿族習俗,大清皇帝每天只吃兩頓正餐,晚上5-7點的時間只吃點心,而雍正皇帝經常批閱奏摺到深夜,清晨5點起身,每晚只睡4個小時。現存的雍正朝奏摺有4萬多件,雍正在位13年,經他親筆硃批的文字高達一千萬字以上。

雍正皇帝有一首《花下偶成》的詩,映現他夜裡獨自一人批閱奏摺的身影:「對酒吟詩花勸飲,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三殿誰為友?皓月清風作契交。」在他的廉政善化之下,各地「風俗移易,吏治澄清」,物阜民豐。這位堅毅廉潔的「憂勤之聖」,沒有辜負先皇對他「一勺之水取其淨」的期待。


松花石蒼龍教子硯的硯長17.9公分 寬14.2公分 高3.9公分。方者陰刻二行四字篆體:「康熙宸翰」。引首陰刻一行二字篆體橢圓形印:「五雲」。左下隅陰刻楷書:「賜胤禛」。)(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康熙傳統 雍正克承大統

松花石產於中國大陸的東北長白山區松花江流域,這裡正是滿族的故鄉;松花石產量稀少,色澤豐富、質地細膩、沒有毒性,常被用來雕刻硯臺,也是工藝品和建築裝飾的優良玉石,民間賦予松花石「鎮宅之寶」的特性。松花石傳遞了滿族祖先的美德,又具有「鎮宅之寶」的色彩,從這兩方面來看,這方蒼龍教子寶硯,宛然承載著「傳統」的義涵!

真實歷史又是如何呢?清代《內閣大庫檔案》內有清聖祖遺詔,其中對於皇位傳統繼承的安排,康熙皇帝這樣說:「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

後人從蒼龍教子硯中,明明白白看到康熙皇帝對胤禛的期勉和期待,其刻「骨」(玉石)銘心的真情流露,和康熙皇帝最後的遺詔是完全契合的。「賜胤禛」的蒼龍教子硯,宛然是聖君「金玉之盟」的展現,留給後人說史跡。

注[1]

這副對聯出自唐代大學士張蘊古上陳唐太宗的《大寶箴》:「聖人……大明無私照,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人。」雍正把最後兩句改寫了。

參考資料

《清實錄雍正朝實錄》

《天工寶物》,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4月出版。

《全唐文・卷0154》張蘊古〈大寶箴〉

《清朝內閣大庫檔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

(原標題為:康熙皇帝「蒼龍教子」硯傳雍正承大統) 

本文留言

作者飛鴻踏雪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