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淚」奇景的增加竟與長江污染有關(更新)


馬祖「藍眼淚」美景。(圖片來源:馬祖國家風景區網站)

每年都有眾多遊客到台灣馬祖欣賞「藍眼淚」奇景,殊不知「藍色眼淚」正在佔領中國周邊的沿海水域。根據威廉亚洲官网 研究表示,近年來「藍色眼淚」現象的增長,可能與與三峽大壩的興建和長江汙染有極大的關係。

出現「藍眼淚」奇景的原因乃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所造成,這種微小的生物,也被稱為海洋閃耀,在夜間照亮東海,發出令人驚豔的藍色光芒,然而這美麗的背後,可能帶給人們危害。藻類本身並無毒性,但其吞食浮游生物之後,體內會留下大量的氨,這些氨會被藻類排泄出來至附近水域,有些藻類則能將之轉化為神經毒素,造成該水域中的生物死亡。


夜光藻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在馬來西亞和台灣也被稱作藍眼淚,能作生物發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Maria Antónia Sampayo/CC BY 3.0)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衛星研究顯示,近年來「藍眼淚」奇景出現有所增加,這表明它們比先前假設的更多。從2000年到2017年的衛星觀測顯示,大量的海水從海岸延伸到更溫暖的水域,「藍眼淚」現象在過去的幾年中似乎變得更加活躍。根據威廉亚洲官网 研究表明,「藍眼淚」的增長可能與興建三峽大壩和長江汙染有關,肥料流放到海洋中造成營養素過剩可能有助於增長夜光藻。

該研究近日於《「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物理研究通訊)刊載,研究人員通過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以及國際空間站分析17年來近1000張東海圖像,研究小組發現它們通常靠近河口附近的岸邊,不過衛星圖像顯示離岸邊較遠的地方也不少。2000年至2003年三峽大壩建在長江上興建期間,水流量很少,「藍眼淚」分布範圍特別小,直至施工已完成,水流恢復正常,「藍眼淚」逐步增多。該研究認為,雖然目前無法確定其原因,但很可能與長江流入東海的污染和農業徑流有關。

由於浮游生物吸收和散射光的能力,科學家們能夠通過分析海洋顏色的變化,通過衛星圖像跟踪他們的活動。研究小組表示,這些生物比其他微生物吸收更多的藍光並散射更多的紅光,未來可使用此方法追踪該地區有害的紅潮。

6/18更新:台灣學者駁斥馬祖藍眼淚與長江污染有關

據《台灣英語新聞》報導,針對此一研究,長期研究藍眼淚的海洋大學教授蔣國平表示,這是一位研究衛星數據及圖片的專家所發表的錯誤結論。海洋大學研究團隊經調查研究後,證實「藍眼淚」是蟲,不是有毒藻類引起的,也不是環境惡化的跡象。且為自然現象。馬祖位在閩江口,蔣教授指出「藍眼淚」跟閩江水有關,閩江營養鹽增加,提供夜光蟲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攝食環境。

本文留言

作者林澄 綜合編譯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