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5月6日訊】大家都知道一個非常經典的小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和尚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喝水。按常理說,勞動力多了,寺廟的蓄水量也應該水漲船高,但事實是,水越來越少了。
外部性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外部性」。意思是,經濟主體(廠家或個人)的活動對周圍的人或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
如果造成的影響是正面的,且得到好處的他人不需要付出代價,這就產生了正的外部性。反之造成了負面影響,且破壞的人沒有為此承擔成本,就是負的外部性。
不挑水的和尚都希望,別人去挑,從而能收穫正的外部性。
搭便車效應
顯然,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希望享受到正的外部性。基於這種心理,經濟學家曼柯.奧爾遜提出了「搭便車理論」——不需要付出成本就能享受到他人之利。
當一個集體中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潛在集團,這個集團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但是由於做事的人多了,他們就缺乏足夠的激勵去展開個人行動。
當集團中的其他人為了共同目標付出行動的時候,那些不做事的人也能夠享受到部分成果。
久而久之,不願意付出勞動的人會產生僥倖心理,甚至把不勞而獲變成一種習慣,而那些有所付出的人,不僅沒有得到更好的回報,反而要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也會降低工作的積極性。
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人就會怠慢做工,整個集體的效率也就一再下降,如果不加以監督或者整改,就會徹底潰敗掉,更別談成大事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