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頻對中國商品雙反調查 為貿易談判加碼?

【看中國2019年4月3日訊】美國商務部星期二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電線和電纜的反補貼調查做出初裁,認定中國出口商接受了11.57%到164.165%補貼,因此將指示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開始對出口到美國的中國鋁電線和電纜徵收基於補貼幅度的押金。

美國商務部星期一剛剛針對中國的不鏽鋼啤酒桶做出獲得不公平補貼的初裁,也開始對出口到美國的中國不鏽鋼啤酒桶徵收基於補貼幅度的押金。

自從川普(特朗普)總統執政以來,美國發起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數量已經相當於歐巴馬總統同樣時間內啟動雙反調查數量的三倍以上,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中國的產品。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2018年將近4200億美元。川普在競選期間以及入主白宮之後一直批評中國對美國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兩國去年開始了逐步升級的貿易戰。美國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中國採取了其所稱的「反制」措施,對11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

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在阿根廷會面時達成協議,暫停貿易戰,爭取談判達成協議。中國副總理劉鶴目前正在華盛頓進行第九輪美中貿易談判。

在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的背景下,美國頻頻啟動對多種中國商品的雙反調查,是否有向中國施壓的政治背景?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的馮崇義教授認為:當然有。

馮崇義教授說:「當然有政治上的背景在裡頭,因為現在的貿易衝突和美國的戰略轉移,它本身就基於一種判斷,中國現在的經濟形態,他們叫國家支配的市場,或者叫國家資本主義,包含幾個內涵。內涵裡當然是黨和國家駕馭市場,在市場之上,這是政治層面的一個。在具體經濟運轉和技術層面,它就是國家用舉國之力來去對某些產品,就是我們說的產業政策,對某些產品進行補貼,然後就扭曲市場價格,使那些在美國或其它國家沒有得到政府津貼的企業在市場上處於劣勢,不能跟這些企業競爭。所以,現在啟動這些調查當然是配合這麼一個背景。要確定中國哪些產品、哪些企業是受到政府津貼的,是扭曲了市場,然後有這樣的證據,他們才能在貿易談判中有理有據,佔據不敗之地。」

美國商務部在收到美國企業有關進口商品的傾銷或補貼對其造成傷害的投訴後,可以自動雙反調查。根據美國法律,商務部如果發現進口商品有不正常現象,也可以自行啟動調查。

中國獨立評論人士程坦認為,美國啟動雙反調查的數量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川普總統實行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採取一切措施予以回擊,不止針對眼前的中美貿易磋商是這樣做的,川普一上臺就這樣做」。

程坦認為,美國的雙反調查基本是按程序走,多年來幾乎每年、每月都有,與中國的執法不一樣。

程坦說:「美國執法是根據程序,跟中國做的不是很一樣。比如中國政府,中美外交關係、政治關係搞僵了,它會找一些看上去很合理的理由,採取一些措施,比如,說你商品檢疫不合格。典型的例子是加拿大,油菜籽,說你不合格,進口這麼多年,說你檢疫不合格。按照有關國際貿易規定,我要保護我國內的生物安全,那我就停止進口,停止發許可證。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針對孟晚舟案件的一個報復措施。包括監獄裡的加拿大毒販,本來證據不足,弄了好多年,4年了,抓了4年了,證據不足。第一次判刑判不下去,後來判了15年。本人不服上訴,立馬撤回,重審,判了死刑。這個當然不會馬上執行,是政治施壓。但美國政府是依法做事情。」

美國商務部的雙反調查分初裁和終裁兩個階段。如果初裁認定有傾銷和補貼行為,將根據傾銷和補貼的幅度向進口商徵收押金。與此同時,美國貿易委員會另行調查被指稱的傾銷和補貼行為是否對美國公司造成傷害。

如果商務部的終裁認定出口的美國的產品為傾銷或收到不公平補貼,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對傾銷和補貼造成的傷害做出最終認定。商務部將在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有傷害的最終認定後頒布徵收反傾銷反補貼的關稅指令。

如果商務部的終裁認定沒有傾銷或不公平補貼,或者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沒有造成傷害,雙反調查隨即結束,商務部也不會頒發徵收反補貼關稅的指令。

美國商務部定於8月13日針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電線和電纜的雙反調查做出終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