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非常忌諱「落井下石」?(組圖)
日本人對「落井下石」似乎也非常忌諱的!圖為《晚笑堂竹莊畫傳》韓愈像。(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2月19日讯】唐代韓愈在《柳子厚墓誌銘》中雲:「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為成語「落井下石」的來源。不知其他的人是否注意到,日本人似乎也非常忌諱「落井下石」的。
對嫌犯很少「落井下石」
《日經中文網》發表一位特約撰稿人的文章,他提及日本在發生刑事事件時,媒體都要去嫌犯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等去採訪,並詢問嫌犯的人格、性格等。但被問及的人很少説嫌犯本來就是壞人,一般都是説:「很老實呀!」、「很有禮貌呀!」、「發生這種事情,真是想不到」。
日本人可能認為無論人們陷入不幸也好,或因涉嫌犯罪被抓也好,都是一種「落井」的狀態。雖然他們也很同情犯罪受害者,但似乎也忌諱説嫌犯的壞話,是不是他們認為:在這時説人家的壞話可能會反襯出自己的品質不佳,有「落井下石」之嫌呢?
「給敵人送鹽」
日本還流傳著這件膾炙人口的「落井不下石」之歷史故事。講的是日本戰國時代越後國(今新潟縣一帶)的大名上衫謙信,為了統一內亂而頻繁在越後國等反覆與各地大名、武將等鏖戰,並且5次和甲斐國(今山梨縣一帶)的守護大武田信玄在川中島(今長野縣長野市南郊)進行激烈征戰。
當時信玄的領地位四邊無海,要仰賴當時跟他結盟的相模(今靜岡縣一帶)的北條氏、駿河(今神奈川縣一帶)的今川氏供給食鹽。不過到了永祿十年(1567)年,信玄跟北條氏及今川氏關係惡化,所以北條氏聯合今川氏停止向其供鹽。
謙信雖然正在和信玄交戰,但聽到信玄的領地無鹽,認為今川氏等這種做法卑劣,有悖道義,他説:「我與信玄之爭,是以弓箭相爭」。就是説武士見勝負以戰為榮,而不是趁著敵人陷入其它的困境落井下石。因此謙信決定給信玄的領地送鹽。
這以後就成為了日本「給敵人送鹽」的典故,這個故事是否真實不得而知,但是在古書中有言及。
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日本人的「無常」觀點
雖然中國和日本都是受佛教影響很深的國家,可日本人非常信仰佛教中「無常」的觀點。這在日本人的意識中滲透很深,日本人認為說:人為敵我,也有「無常」這個道理蘊含其中。
日本江戶末期與明治時代的武士、政治家榎本武揚在戊辰戰爭時曾率領幕府軍佔領蝦夷地,並成立「蝦夷共和國」,與明治政府軍對壘。直到1869年在北海道箱館五稜郭被明治政府軍所擊潰。
榎本武揚(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CC0)
榎本武揚投降以後,在監獄中被關押半年以後,明治政府欣賞其才能,讓他當官,歷任遞信大臣、文部大臣跟農商務大臣。
為了紀念這段歷史,現在的JR函館(原來的箱館)JR車站內,有著名雕刻家流政之擔綱設計的有田燒歷史陶壁(岩尾瓷器製作),其上刻著的「昨日的敵人明天的朋友箱館解放1868」的字樣。
在日本人看來,敵我是可以在無常的攝理中不斷的變化。像榎本武揚那樣,曾是明治新政府的敵人跟囚徒,但是轉眼之間卻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高官。
而犯罪中也是如此。犯罪也許是可憎的,但也可以説是可悲的。日本人可能更覺得這是人世間的無常使然。為什麼犯罪?與其從個人的性格中找原因,不如把人看做一種無常的載體。
犯罪的人不一定是徹頭徹尾的「惡人」,他們的犯罪可能處於一時衝動,也可能和各種環境變化有關。世事無常,人的變化也無常,而處在涉嫌階段更是真假難辨。就是真的犯罪的人,出獄後也可能成為了不起的人,在歷史上和現實中都不乏其例。
在傳統的宗教上有些日本宗派也是很寬容的,認為無論善人惡人都能成佛。也許就是來自這些潛移默化的宗教觀點,日本人認為犯罪者不等於不可救藥的壞人,是應該被拯救的,這些因素使他們比較忌諱説壞話,對陷入不幸的人更不能落井下石。畢竟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他們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