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公司爆出商譽減值。(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9年2月18日訊】大量公司爆出商譽減值,不虧個10億都不好意思發預虧公告,而且很多是業績變臉,之前預告盈利n億,突然轉虧m億,讓人猝不及防。
然而商譽並不是一兩天內形成的,商譽減值也是市場一致預期中的,不然無法解釋有些長期的「成長股」不斷腰斬,如果你之前從未關注商譽,說明對財務數據的質量過分淡漠。
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對賬面上的商譽保持警惕,對賬面商譽佔股東權益高的股票敬而遠之,所以這篇短文,我想聊聊不在賬面上的商譽,順便也為好的商譽正正名。是的,有些商譽比較糟糕,但也有些商譽的確是好的資產。
大家已經知道,商譽是併購中形成的。你想買一個公司,這個公司今年賺1塊錢,明年賺1塊2,後年賺1塊5,但它的有形淨資產只有3塊錢,你想以3塊錢買下它,之前的股東絕對不肯賣,所以大家要坐下來談判一個價格,這時候一個中介服務——評估公司就會出場,評估公司七算八算,免不了有很多主觀臆測,通常是假設交易標的永遠不倒閉,在此前提下推算出未來現金流,貼現到今天得到一個價值,實際上多半是在今年利潤基礎上乘以一個倍數,比如15倍或X倍,對,相當於乘以一個我們熟知的市盈率倍數,作為公允交易價格,假定我們例子中的公司最終作價15塊交易成功,那麼除了3塊淨資產,其餘的12塊就成為商譽計入買家的資產負債表。以後是否要做商譽減值,全看買進來的公司是否真的能夠長期不倒閉而且賺到經過時間貼現的15塊錢,這個我們先不去管它。
我們換個角度看,15塊實際是相當於以5倍市淨率買入,記了4倍商譽。
我們每天也在市場上買賣股票,大部分交易都是以超過淨資產的價格完成,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些交易中間,我們實際是購買了交易對象不在賬面上的商譽,從而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也計入了商譽?這些無形的商譽可靠嗎?
比如說,現在貴州茅台的交易價格相當於8倍以上市淨率,其中7倍以上淨資產實際是未在賬面上的商譽,你覺得它可靠嗎?它在可預期的時間內,能夠幫你賺回股價嗎?當然我們對茅台都比較有信心,品牌價值巨大,又有成癮性,可預見的未來無可替代,等等,有很多因素支撐它的無形資產(賺錢能力),所以這種有比較堅實基礎的商譽可謂好的商譽,可信的商譽。
再比如,現在海康威視的交易價格也相當於8倍以上市淨率,同樣有7倍以上淨資產是隱性商譽,你覺得它未來會減值嗎?
還有,愛爾眼科的交易價格在11倍PB以上,隱性商譽更高,你的信心如何?
上面這些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白馬和成長股,還有更多以高PB交易的股票,我們買之前是否需要掂量一下,它們的隱性商譽真的有賺錢能力嗎?會在什麼情況下減值?就算投機,也需要在明顯減值之前交棒給下一輪韭菜吧?
賬面商譽要警惕,賬面之外的商譽其實是更需要警惕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