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日本軍方勢力是如何崛起的?(圖)
日本軍方勢力在明治維新後開始不斷崛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日本在二戰中,通過軍事入侵亞洲周邊國家而給這些國家帶來了苦難,其中軍方在這個過程中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受日本政府內閣的控制而開始擅自制定並實施相關的政策,最終也使日本本身深受其害。那麼日本軍方勢力是如何在一個憲政民主體制下崛起的呢?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從結束鎖國時代而邁入開國時代,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用了大概45年的時間,便使日本一躍而進入西方列強陣營,留下了一個奇蹟般的記錄。從明治時代結束而進入大正時代後,日本軍方勢力開始在內閣中的影響逐漸變得強大。
當時的內閣是由伊藤博文組織的「立憲政友會」跟藩閥交互主持。不過,在明治時代終結之時,在中國發生了孫中山推翻滿清政權的辛亥革命,從而誕生了中華民國。當時正是處於日本的西園寺公望的第2次內閣。日本陸軍由於對中國的動向非常警惕,因此要求向朝鮮增派兩個師團的軍隊。
但當時日本政府由於財政處於極其困難的狀況而拒絕了陸軍的要求。於是陸軍大臣為了對此表示不滿而表示辭職,並向大正天皇遞交了辭呈。然而,陸軍在此同時又不提出新的陸軍大臣人選。對於當時的內閣來說,若無陸軍大臣,內閣便無法成立,而內閣若不能成立,就必須進行內個總辭職。
這個問題跟當時日本實行的「軍方大臣現役武官制」有關。在山縣有朋內閣時代,隨著政黨勢力的不斷增大,為了防止政治勢力滲入軍中,特地規定,日本內閣中的陸軍和海軍大臣必須由現役軍人來擔任。但是這一規定反過來給了軍方來影響日本政治的一條切實途徑。
在陸軍不提出新的陸軍大臣人選後,果然導致了西園寺公望第2次內閣的倒臺。後來在經過幾輪內閣的更替後,大隈重信所率領的立憲同志會受到了長州派系以及陸軍的支持,因而在選舉中輕易地贏得了大選而勝出後,陸軍向朝鮮派遣2個師團的要求終於遂願了。由此軍方對內閣的影響開始逐漸變得越來越大。而這又是因為他們採用了以下屢試不爽的戰術所致。
這就是,如果哪一項政策不遂軍方之願了,軍方就讓軍方的大臣辭職並且不推出新的候選人,因為沒有大臣的話,內個只能總辭職。於是他們通過反覆運用這項策略,使得以後各次內閣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局面,那就是不聽軍方的建議,結果必然是倒臺。就這樣,軍方的發言權由此變得越來越強大。
後來,軍方開始直接對內閣人事提出要求。在廣田弘毅受到天皇組閣的命令後,開始建立內閣,其成員中有後來成為戰後日本首相的吉田茂。當時陸軍就以吉田茂是個自由主義者,因而以將他排除出內閣為前提才能提出陸軍大臣為條件,使軍方開始直接介入了內閣人事的事務。
儘管如此,在日本政界還是有人力圖盡量減小軍方的影響。在第1屆山本權兵衛內閣時,儘管山本首相本人就是出身於海軍,但他還是堅決抵制了軍方的反對,而將軍事大臣必須由現役將領來擔任的制度進行了改變。他將其中「現役」兩個字刪除,改為由預備役或後備役或退役將官來擔任。這樣一來畢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軍方對內閣人事權的影響力。至少在1936年廣田弘毅內閣恢復軍事大臣由現役將官擔任制度前,防止了軍方全面接管政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