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 中國最高統帥部和軍事指揮系統(下)(組圖)


抗戰勝利後,蔣委員長跟何應欽(左三)、白崇禧(左四)、關麟征(左一)、張發奎(左二)、胡宗南(右二)、王耀武(右一)、湯恩伯(後排左二)、劉峙(後排左四)等高級將領合影。

接上文:抗戰期間 中國最高統帥部和軍事指揮系統(上)

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從上至下為:軍委會+軍委會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 ……

抗戰期間,全國劃分為若干戰區,軍委會行營主任代表蔣委員長對所轄戰區進行統一指揮統轄督導,少數戰區直接受軍委會指揮,而多數戰區在某些時期則同時受軍委會和軍委會行營主任的指揮統轄督導。例如,陳誠、孫連仲第六戰區直接受軍委會指揮督導。在1939~1944年期間,衛立煌第一戰區、閻錫山第二戰區、李宗仁第五戰區、朱紹良第八戰區,同時受軍委會和天水行營主任程潛的指揮統轄督導。而顧祝同第三戰區、張發奎第四戰區、余漢謀第七戰區、薛岳第九戰區在1940年前,則同時受軍委會和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的指揮統轄督導。

例如,1938年1月-5月期間的徐州會戰,鑒於當時第五戰區兵力薄弱,蔣委員長和軍委會陸續從其他戰區抽調西北軍、桂軍、川軍、滇軍、中央軍等部隊,加入徐州會戰作戰序列,最多時陸軍達64個師另3個旅,總計約60萬兵力,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統一指揮。決戰前夕,蔣委員長親率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赴徐州前線視察,並把白崇禧留在徐州協助李宗仁指揮作戰,終於粉碎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迷夢,取得中國抗日首次大捷——臺兒莊大捷。

緊接著,又打響了抗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武漢會戰,蔣中正委員長親任會戰總指揮,陳誠、白崇禧分別擔任江南戰場和江北戰場的總指揮,調集參戰的國軍多達陸軍14個集團軍,總計50個軍,120個師,共110餘萬兵力,外加空軍和海軍支援配合作戰。逾百萬國軍浴血奮戰,在长江南北两岸的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打了馬當戰役、九江戰役、黃梅戰役、廣濟戰役、田家鎮戰役、瑞昌戰役、馬頭鎮戰役、星子戰役、萬家嶺戰役、富金山戰役、信陽戰役總共11場戰役,大小戰鬥數百次,共殲滅20萬餘日寇,從此中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7年的太原會戰,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任會戰總指揮,參戰部隊有4個集團軍(楊愛源第6集團軍、傅作義第7集團軍、衛立煌第14集團軍、中共第18集團軍(八路軍))。

1939年,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進行的第一次長沙會戰(又稱「湘贛會戰」或「湘北會戰」),軍委會共調7個集團軍(龍雲第1集團軍、關麟征第15集團軍、羅卓英第19集團軍、商震第20集團軍、楊森第27集團軍、王陵基第30集團軍、徐庭瑤第38集團軍),總計陸軍22個軍,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總兵力約24萬,另外加上一定力量的空軍,組成「湘贛會戰」作戰序列,由第九戰區的直接上級軍委會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統轄,依具體作戰任務和需要,再由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


1943年,常德會戰中的國軍。

1943年常德會戰,軍委會調集5個集團軍(王敬久第10集團軍、周喦第26集團軍、王瓚緒第29集團軍、馮治安第33集團軍、吳奇偉江防集團軍)以及王耀武第74軍、施中誠第100軍劃歸第六戰區作戰序列,委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為會戰總指揮;當王耀武第74軍余程萬第57師被日軍包圍于常德時,軍委會又從薛岳第九戰區緊急抽調李玉堂第27集團軍和歐震第20集團軍部分兵力增援常德,由孫連仲統一指揮這16個軍,43個師,總計約21萬兵力。


1946年,正副參謀總長何應欽、白崇禧視察剿共軍事演習後,與第74軍將士合影。 (左三起):副軍長張靈甫、白崇禧、何應欽、軍長施中誠、後任軍長邱維達。

1945年,在第九戰區轄區的「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會戰」、「芷江作戰」),軍委會調集陸軍3個集團軍(王耀武第4方面軍(下轄施中誠第74軍、胡璉第18軍、韓璇第73軍、李天霞第100軍)、湯恩伯第27集團軍、王敬久第10集團軍)和陈纳德中美联合航空队,陆军共9個軍,26個師,總兵力約13萬人,由參謀總長兼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任會戰總指揮。

全國戰區劃分和戰區司令長官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左四)率何應欽(左三)、白崇禧(左五)、關麟征(左一)、薛岳(右二)、胡宗南(右三)等高級將領到南京中山陵謁陵。

1938年、1939年與1944年,蔣介石軍委會又對全國戰區做過較大的更動調整。1940年4月,桂林行營改組為桂林辦公廳,1943年11月,裁撤桂林辦公廳和魯蘇戰區。1945年1月,軍委會再次調整戰區及戰鬥序列,撤銷張發奎第四戰區,恢復設置第十戰區,以李品仙為司令長官。3月,軍委會撤銷天水行營,成立漢中行營,以李宗仁為漢中行營主任,統轄第一、五、十、十一、十二及冀察戰區共6個戰區。

1937年至1945年期間,全國各大戰區劃分和戰區司令長官大致如下:

第一戰區,轄河南、陝南、甘肅部分地區。1937年司令長官最初為特級上將蔣介石,此後由一級上將程潛、二級上將衛立煌、蔣鼎文、陳誠先後擔任司令長官,1945年代司令長官为上將胡宗南。

第二戰區,轄山西、陝西一部和綏遠地區(今內蒙古中部),司令長官為一級上將閻錫山;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二級上將顧祝同;

第四戰區,1937年轄廣東福建兩省,司令長官為一級上將何應欽。1938年後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二級上將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一級上將李宗仁,1945年為二級上將劉峙;

第六戰區,轄鄂省中西南、湘北及湘西、川東、黔東,司令長官為二級上將陳誠,後為二級上將孫連仲;

第七戰區,最初轄閩粵贛三省邊區,1940年後改為廣東省大部(包括海南島)和香港地區,司令長官為上將余漢謀;

第八戰區,轄甘肅大部、寧夏、青海、新疆地區,司令長官最初為特級上將蔣介石,後為二級上將朱紹良;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最初為二級上將陳誠。1939年後,司令長官為二級上將薛岳;

第十戰區(1945年),轄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山東全省及江蘇北部,司令長官為上將李品仙;

第十一戰區(1945年),轄河北、山東、河北部分地區,司令長官為二級上將孫連仲;

第十二戰區(1945年),轄熱河、綏遠、察哈爾省(今內蒙古和河北北部),司令長官為二級上將傅作義。

誰是中國抗戰的真正中流砥柱?


抗戰期間,毛澤東和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在延安。


(左起) 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在新四軍雲嶺軍部。

在蔣介石軍委會統帥領導的全中國軍隊中,西安事變後被收編為國軍的毛澤東共軍,僅佔全國抗日軍隊的極少部分:以朱德為總司令的中共八路軍(即第18集團軍)僅僅是全國40個抗日陸軍集團軍之一;葉挺為軍長的中共新四軍人数僅1萬多人,僅僅是全國105個抗日陸軍之一;而全中國的抗日海軍和空軍,全部都是國民黨的軍隊和官兵,共產黨當時沒有任何海軍和空軍。單單從軍事實力對比來看,偏安陝甘寧邊區的毛澤東中共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領導全中國的抗戰。毛澤東中共和其八路軍、新四軍拿着國民政府提供的軍餉,表面上高喊擁護「蔣委員長領導抗日」,實際上對蔣委員長和軍委會的抗日命令陽奉陰違,消極抗日,私自擴張強佔地盤,甚至多次勾結日軍,偷襲抗日國軍。


1937年,廣西桂軍兩個精銳集團軍開赴淞滬抗日戰場。(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抗戰期間,白崇禧、李宗仁、黃旭初主政的廣西省,就為全國抗戰出兵3個集團軍(桂軍廖磊第21集團軍、李品仙第11集團軍、夏威第16集團軍),總共100萬精兵強將,按人口平均比例在全中國排第一,按總人數則排第二,僅次於人口最多的四川省;廣西徵募抗日士兵及勞工450萬,佔全省1200萬人之近40%,為全中國之最;多達45萬廣西將士抗日陣亡在全國各地戰場以及緬甸戰場,而全體國軍陸軍抗日傷亡高達320萬。國民黨的王牌抗日中央軍,從王耀武、張靈甫第74軍、杜聿明第5軍,到遠征軍甘麗初第6軍等部隊,均有一定數量的廣西籍官兵;而在粵軍蔡廷鍇第19路軍中,大部分士兵都是廣西人,在粵軍李漢魂「抗日銅軍」第64軍中,廣西籍官兵也占相當大的比例。四川省也为全國抗戰出兵3個集團軍(川軍孫震第22集團軍、楊森第27集團軍、王陵基第30集團軍),輸送兵源多達大约350萬人,按出兵總人數在全國排列第一,許多國軍部隊中都有四川籍士兵。

而中共林彪1937年指揮的所謂「平型關大捷」,其實只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總指揮的「太原會戰」中的一場小戰鬥。林彪指揮八路軍115師,僅僅在平型關偷襲了日軍的後勤輜重隊,消滅僅數百日軍。彭德懷在1940年違反毛澤東命令而指揮的所謂「百團大戰」,也只是破壞日軍交通線的小規模襲擾戰。這顯然跟國民黨艱苦卓絕的大規模浴血抗日根本無法相比。

大量鐵的歷史事實證明:唯有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才是中國抗戰的真正中流砥柱。

(*註:本文所列軍銜,指截止到1945年的正式軍銜。)

點擊延伸閱讀:《中國傑出抗日名將 榮膺中美英法二戰勳章(視頻)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本文留言

作者滄海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