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成半導體大國 難過登天(圖)
中國要成為真正的高科技大國,很難(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月25日訊】中國不久前大肆宣傳《厲害了,我的國》,表示已經達到高科技自主。未幾中國高科技公司中興、華為被發現將從美國輸入的高科技產品違法賣給受國際制裁的伊朗和敘利亞,最後搞到中興被禁運晶元(後以中興支付巨額罰款及改組董事會換取禁運解封)、華為太子女被捕、美國與眾發達國抵制華為。美中晶元高科技戰,已經展開。
受中共影響的華文媒體,總是彈著一個論調,就是美國封殺中國高科技企業,是因為中國已經是高科技產品出口大國,已經可以挑戰美國領先地位。美國只是出於嫉妒,才出招阻礙中國發展;制裁剛好刺激中國加速科技發展,中國將成最後贏家。
這種論調,完全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首先很多說中國「已成高科技產品出口大國」的論調,都是根據中國出口貨物中高科技產品比重越來越大的數據。但這種數據忽略的是,中國出口的高科技製成品內的高科技零件,大都產自其他國家,中國工廠通常只負責將零件組裝成製成品。所以中國出口越來越多高科技產品,但中國的附加值,還停留在勞動力密集的低技術部分。例如根據一份顧問公司報告,一臺中國出口的iPhone X,售價999美元,中國組裝的附加值只有8元。中國生產的電池只佔6元,其他高科技零件如面板、內存、處理器、訊號放大器等,統統來自美國、瑞士、日本與韓國等發達國家。
有人說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已經開始追上美國,所以才被美國追殺,就更是笑壞人肚子。由美國首先建立的矽谷半導體產業,當年是由美國國防部投資扶持發展起來,與核子導彈的導航有密切關係。半導體晶元的設計與製作的器材和知識,一直被視為戰略資源,相關產品和公司,一概受嚴格的出口和收購管制,只有美國的盟友,才可沾手。
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直做的,只是將在其他地方製作好的晶元組裝上電路板,是產業鏈最低端的部分。華為最近成功設計出自己的晶元,但因為沒有屬於戰略物資、中國無法進口的光刻機而不能自行製造,要外包給臺灣製造。臺灣有製造高端晶元的能力,除了因為當年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發展技術要求極高的、一點微塵也不能有的半導體廠房,還因為臺灣憑其美國盟友身份而可以進口荷蘭制的光刻機。
而整個半導體產業,製造最尖端晶元的技術要求,每年以幾何級數增長,中國要追上越來越難。根據《經濟學人》報導,2001年,能生產最尖端晶元的公司,全球有29家,但到今天只剩下五家在美國、韓國與臺灣的巨無霸。而為五家巨無霸提供生產設備的公司,也全部是美國盟國。假如美國要封鎖中國,中國要突圍談何容易?
之前二十年,美中關係還比較好時,中國政府確實砸了大量資源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但因為貪腐造假嚴重,開發出來的漢芯與龍芯,不是成為醜聞笑話,便是連中國聯想電腦也拒絕使用的次貨。現在中國未抵目的地便先叫囂「我厲害了!」還名目張膽地搞竊技興國,引發發達國家封殺。到底可以怪誰呢?
當年中國靠轉移前蘇聯科技,發展出射人上太空、射儀器上月球的能力。現在中國想轉移美國半導體技術的算盤在發達國圍堵下碰上鐵板。中國要成為半導體大國,真是難過登天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