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一條預言載入正史 影響至今(組圖)


武當山逍遙谷太極張三丰塑像。(Gisling/wiki/CC BY 3.0)

明洪武初年,一百三十多歲的張三丰登上武當山,祭拜玄武大帝,隱居仙山。由於張三丰道名遠播,很多人前來拜師學道。他除了為弟子傳授道法,還率弟子們鋤荊棘,清瓦礫,修繕宮觀。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張三丰遁隱,離去前,囑咐幾個弟子好好看守宮殿,並留下一句記錄於正史中的預言:「此山異日必大興。」(《明史・方伎》)

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盲目聽信大臣的建議,立即草率削藩,親王們或貶或死,明皇室受到極大損失。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高舉義旗,「靖難之役」開始。

在出師之前,朱棣軍營中發生一樁奇事。建文元年七月初五,燕王在軍前祭旗,空中忽然烏雲密佈,士兵們看見燕王披髮仗劍,神態像極了武當山上的大神。這才知道,燕王乃是玄武大帝的化身,他將作為戰神帶領將士打一場正義之仗。


士兵們看見燕王披髮仗劍,神態像極了武當山上的大神。(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燕王舉兵,與朝廷的實力相比,還是相差懸殊。但交戰過程中,燕王軍隊得到玄武神庇佑,戰場上多次狂風突起、飛沙揚塵,戰況向有利於燕王一方轉變。三年後,燕王全勝,登基稱帝,是為明成祖,開創「永樂盛世」。

前面説到張三丰登武當山,拜玄武大帝,留下「此山異日必大興」預言後,不知所蹤。而這個預言,將由被認為是玄武大帝化身的明成祖完成。

永樂九年到二十二年(1411年~1424年),張三丰預言的這件輝煌的大事發生了。明成祖召集30多萬軍民、工匠,修繕武當山,依據玄武大帝修行的故事,共建成九宮八觀等33座宮殿群,帶來道教信仰和武當山在中華文明歷史上最繁盛的時期。

明成祖還令在武當山建「遇真宮」,塑像祀奉張三丰。

据《張三丰全集》記載,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尋訪張三丰,始終不得見。

永樂年間,戶科給事中胡濴曾與三丰相識,明成祖命胡濴遍巡天下,訪求隱士張三丰。過了5年,不見胡濴回京,成祖命張三丰弟子孫碧雲到武當山等候張三丰,致書相請。書中說:

「朕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嘗遣使致香奉書,遍詣名山虔請。真仙道德崇高,超乎萬有,體合自然,神妙莫測。朕才質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謹致香奉書虔請。拱候雲車鶴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惓惓仰慕之懷。」

張三丰回信《答永樂皇帝》,讓弟子孫碧雲轉交成祖:

「皇帝陛下,福德無疆。臣本野夫,於時無益,荷蒙宸翰,屢下太和,車馬數馳,猿鶴相訝。伏願陛下,澄心治理,屏欲崇德,民福主福,民壽主壽。方士金石,勿信為佳。恭進一詩,乞賜一覽。外附口歌三章,皆義山人祛欲修身之道,毋視為異術,則臣幸甚。

「地天交泰化功成,朝野咸安治道亨。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鼓鐘清。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若有情。敢把微言勞聖聽,澄心寡慾是長生。

「天機不肯輕輕泄,猶恐當今欠猛烈。千磨萬難費辛勤,吾今傳與天地脈。皇帝尋我問金丹,祖師留下長生訣。長生之訣訣何如,道充德盛即良圖。節欲澄心澹神慮,神仙那有異功夫。」

永樂十四年,明成祖令尚書胡廣繼續尋訪張三丰。胡廣星夜兼程到達武當山,焚香泣禱。張三丰見胡廣至誠,飛身而去,來到成祖朝堂。當時成祖正在上朝,看見張三丰,笑而問道。張三丰唱了一曲訪道求真的歌,唱罷,從容走下殿堂台階,一時間卿雲瑞彩,彌滿殿庭,張三丰飛身而去,成祖君臣都大為贊嘆,相信世上果有真仙。

張三丰的預言,不僅使大明一朝掀起了史無前例的崇道高峰,而「武當」之名更是流傳至今,武俠小説和影視劇中尤喜以武當、張三丰作為主題。如今,西方主流社會可以在神韻藝術團的舞臺上看到真人大道張三丰、武當山和那段神奇的往事,不可不説,張三丰和武當山的影響力不但千古不衰,而且為全世界所喜愛。


「武當」之名更是流傳至今,展現在神韻藝術團的舞臺上。(Shen Yun Performing Arts)

事據:《明史》《微異錄》《張三丰全集》

本文留言

作者徐榮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