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諾貝爾獎拿到手軟 為何還失去二十年?(圖)
原文標題: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的日本!為何還被說成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已經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0月5日訊】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與他的美國同行詹姆斯.艾利森榮獲殊榮,令我們羨慕不已的是,本世紀以來,算上少數後來取得美國國籍的日本科學家,獲諾獎的日本科學家已有18人,相當於每年誕生一位諾獎得主。
其實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確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科學計畫,口號是「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此前,在諾獎的百年歷史中,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日本,還只有9位得主。這項計畫公布之後,日本已經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所以按照這個速度,50年拿30個獎已經幾乎沒有懸念。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20世紀40年代以來,全球諾獎得主取得諾獎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齡是37.1歲,而他們獲獎時平均年齡是59歲,從出成果到得獎平均等待22年。就拿這次得獎的本庶佑教授來說,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免疫抗體,他的主要成果是1992年獲得的,從出成果到得諾獎等待26年。
其實,日本非常注重科技,更注重教育,熟悉日元的都知道,自打80年代以後,日元上不印天皇,也不印首相,1萬日元,印得人物肖像是「福澤諭吉」,是日本啟蒙思想家,被認為是日本教育之父,5千日元是「樋口一葉」他是著名的日本女作家,日本文壇象徵。1千日元是「野口英世」是日本的生物學家,他畢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後來日元93年改版,5000日元上印的新渡戶稻造也是一位教育家,1000日元印了夏目漱石,是一位文學家。
可見在日本,教育家,文學家,科學家極其受人尊敬。通過跟貨幣的聯繫,讓老百姓深刻的感知知識就是財富,而不是權力就是財富。所以這就是價值觀的差異。可以說日本人一直是這麼踐行的,現如今日本企業的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第一,企業研發費佔社會總研發費世界第一,核心技術專利世界第一,專利授權率高達80%以上。全球的高精度設備幾乎都來自於日本,就比如手機上的攝像頭,以及專業的攝錄設備,全都是日本的產品。如果沒有日本貨,全球的電視臺基本全都可以休息了。
有如此多的成就,日本人驕傲了嗎?並沒有!日本竟然還在居安思危,他們的科學技術白皮書提到,2004年到2015年,日本的科學論文正在減少,媒體也在批評政府的科研投入,說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增長最少。即便是每年一個諾貝爾,日本的媒體仍然在唱衰,說日本科學研究正瀕臨危機,說研究資金、研究時間和研究人員數量是決定論文數量的三大要素,如果日本在這三個方面繼續惡化,未來將難以獲得諾獎。
日本人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為什麼還說他們是失去的二十年,甚至是失去的三十年?沒錯,日本在科技方面的強大,讓中國真的是無地自容,但是也應該看到,日本的強大在於技術,高精度儀器,而對他們來說,唯獨欠缺了一個時代,那就是網際網路及信息通信產業這個時代,他們在經濟觀念上和商業模式上處於落後的地位,還秉持著上個世紀那種製造業的思路,把所有的力量投在投入純技術新研發,確實取得了非常震撼的效果,但是在商業模式上始終沒有進步,日本偉大的企業,到現在為止,還是只有索尼,三菱,豐田,松下這幾家。
在信息技術革命的那幾年,日本人忙著在炒房,在網際網路爆發那幾年,日本人又在忙著收拾炒房留下的一地雞毛,所以儘管強大如日本人,在發展的歷程中也是有嚴重失誤的,而這個失誤就是房地產泡沫造成的,後來奮起直追的時候,日本的終身雇佣加年功序列又不鼓勵創業創新,結果導致日本只是技術強大,但卻沒有商業模式創新。
舉個例子,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論技術沃茲更強大,蘋果2個人電腦也是沃茲發明的,但喬布斯卻通過商業模式發明瞭個人電腦的時代,將個人電腦送進了千家萬戶。這就是日本人輸給美國人的地方,美國一堆超級企業家,他們技術出身,但最後將技術轉化為全新的商業模式,無論是比爾蓋茨,喬布斯,還是貝索斯,扎克伯格,拉里佩奇,他們要讓技術為商業服務,而日本的思維還停留在技術為產品服務,所以最後就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當然,日本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也好三十年也罷,是針對美國而言的,如果跟中國比較,日本在高端製造業上的技術和科技仍然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但好在中國第二代企業家跟上了信息通信產業。
日本是技術創新有餘而商業創新不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日本社會太穩定了,每個人都在年功序列裡熬年頭,所以能夠為一個科研成果熬上幾十年,而中國的社會發展太快了,快的有些浮躁,搞科研的不如家裡拆房子的,誰還能踏實下來去搞技術呢?所以我們應該看到差距,也不要妄自菲薄,保持我們的優勢前提下,再去向日本學習,也要警惕日本當年的教訓,房地產泡沫和不鼓勵創業,固化人力資源,這都是千萬千萬要小心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