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為政府發聲」 網民怒批人氣暴跌(組圖)


劉德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8年10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香港正經歷「土地大辯論」,尋覓未來土地發展方向,政府及親建制陣營一向主張填海造地,廣受民間批評。前特首董建華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會」,早前就找來了有「民間特首」之稱的藝人劉德華聲援填海方案,但似乎弄巧成拙......

早前香港政府倡議,在大嶼山、港島之間填海1000公頃以發展「東大嶼都會」、「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概念,而董建華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會」則大力支持,更提出了填海2200公頃的方案,一度引起香港社會譁然。

為了「爭取民意」,「團結香港基金會」昨日上傳了一條影片,以劉德華「真情旁白」為賣點。片中,劉德華罕有地就土地問題表態,並表示支持基金會提出的填海2200公頃方案(也稱東大嶼填海方案)。

在這段長約3分半鐘的影片《讓下一代看見》中,劉德華未有露面,只是以影片旁白,他說:「我知道一提到填海,肯定有很多不同意見,但這世界會有百分之百完美方案咩?想香港繼續向前行,取捨在所難免。」

他又說,增加土地面積有很多方法,但要長遠解決土地問題,自己就最支持東大嶼填海方案:「如果香港出現一大片全新土地,我們會多好多空間會起公營房屋設施,基層市民會改善生活,就不用等這麼久」,並指這樣可以在香港創造就業機會,興建更多設施等。

劉德華又稱,「很多人認為填海要很長時間」,但自己認為「只要值得做,應捉緊機會馬上做。」

網民怒批:胡言亂語!

劉德華為基金會的發言引起了大批網民批評。有網民形容,劉德華「太長時間沒在香港,不如直接全家人到大陸發展好了,別出來胡言亂語」;「政府這麼多廉租給富豪的私家娛樂地,不拿出來,還要香港人出錢填海給人建豪宅,你搞清楚再出來說話吧!」

也有網民指出:「填海不是問題,問題是一個小工程都要成億元、這些錢擺明是給大財團、國企的利益,再用層壓式方法為建制派、為北京欽點的特首換票」。

網民Sherry Chan表示,香港本來是穩步前進的,「但自從梁振英開始,不斷打壓香港人,如果劉德華真正為香港人著想,應該多為港人發聲,你應該清楚,填海後有多少土地會建公營房屋?多少是給發展商建豪宅?你說自己吃素,那移山填海要害死多少動物、生物?」

Man Sun批評指:「錢從何來?工程何人做?超支誰來付?劉德華你做藝人就老老實實去經營你的演藝事業,別滾出來用藝人的身份和知名度去幫政權做些本末倒置、甚至近乎為非作歹的事!」

讓我們回頭看看劉德華口中的填海方案。

2016年,梁振英政府提出《香港2030+》計劃,其中大力推銷發展「東大嶼山都會」。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嶼山建有機場、也將是港珠澳大橋進入香港的關口。當時港府在《香港2030+》計劃中提出,要「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概念,在大嶼山及與港島之間以填海方式,實現建設低密度住宅、高端消費購物圈、度假中心、水上樂園等規劃,並將大嶼山建立成香港的另一個高端經貿中心區。

計劃中,已經提出「東大嶼山都會」發展面積約為1000公頃,預計居住人口為40至70萬。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及其班子提出,要對大嶼山以及與港島之間的坪洲、交椅洲、喜靈洲及周公島進行1000公頃的填海計劃。

不只如此,以前特首董建華為首的「團結香港基金」,日前更倡議填海2200公頃,按照環保團體的估算,成本至少需要10000億港元。


香港是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但其實開發了僅不足30%的土地。(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專家怎麼說?

對於大面積填海的方案,不少香港專家及民間組織均提出反對。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就曾批評過,在中心建島是「逆天行道」、「島國在想如何救國時,你自己去造個島,製造潛在災難?」他指出,香港因氣候原因及地理環境,並不適合在海中心造島。

由眾多香港專家及學者組成的民間土地資源小組也指出,建造「東大嶼都會」至少需要興建5條海底隧道、37公里鐵路等,需要至少11年時間,而且估計成本高達7000億,直言做法並不實際。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機工程博士、獨立管理顧問任憲邦在2016年撰文指出,根據統計處的估計,香港的人口將於2043年達到高峰的822萬,到2064年將回落至781萬,故此東大嶼都會在2040年代落成之時,香港的人口和住戶總數都在下跌,東大嶼都會卻平白為香港新增可容納70萬人或26萬戶(平均每戶2.7人)的住屋供應,相當於浪費社會資源。

然而,就像經濟效益永遠不會達標的高鐵香港段一樣,或許政府推行的這些政策和工程,並非為了未來著想,而是眼前的政治因素、以及短期的利益。

本文留言

作者鐘靈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