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心之戰(2)——里根之後,天下無「神」(組圖)

——2018上半年宏觀經濟綜述之二

 2018-09-07 1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8年9月7日訊】(接前文:人心之戰(1)——薅不著的羊毛:2018上半年宏觀經濟綜述之一

里根之後,天下無「神」

1981年,羅納德·威爾遜·里根正式就任第40任美國總統。

當時美國的經濟情況非常慘淡,1980年通脹率達到13.6%,而失業率高達8.5%,顯著超出7%的國際失業率警戒線,這已經是典型的經濟滯漲了。為了遏制通脹,美聯儲按照傳統的治理思路,不停地提升聯邦基金利率,1980年底的利率高達18.9%。就這種情況,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爆發,美國經濟已經瀕臨癱瘓了。想想本來就失業率高企,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物價飆漲,連飯都要吃不起了,而同時你的基準利率居然接近20%,幹啥產業能掙到這麼高利潤?這不是瞎扯嗎?

作為美國歷史上在經濟管理領域成就最突出的總統,里根上任之後獨闢蹊徑,堅決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的引導美聯儲降息。1981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就降到了12.4%;1982年底降到8.5%,此後就維持在這個水平線附近,到1985年底,也就是「廣場協議」簽訂之後為8.3%。利率下降之後社會資金氾濫,如果湧入消費領域,必然引發更加慘烈的通脹。要預防這一點,就必須給資金以出路,也就是給它們一條切實可行的投資路徑。

圖片來源:Hulton Archive / Getty Images
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在支持者集會上(圖片來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里根的辦法是沒有產業就創造產業,於是「星球大戰計畫」(這個計畫的英文名真的叫「Star Wars Program」)橫空出世。里根鼓勵美國與蘇聯開展軍備競爭,乃至向太空競爭。這個計畫的雛形開始於1983年,1984年全面實施,整個計畫的支出預算高達1萬億美元。計畫的內容非常扯淡:構建從外太空到覆蓋全球每一寸土地的攻擊和防禦體系,武器系統非常全面,包括導彈、激光和電磁波等等。美國政府因此每年要花掉上千億美元的預算,向各種各樣的企業發布千奇百怪的產品訂單,乃至直接資助企業的科學研究。至於軍方在「星球大戰計畫」中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只要可以民用,都一律低價乃至免費供各路公司隨意調用。在當年來說,千億級的預算當然是一筆驚人龐大的開支。

美國政府手裡也沒錢,於是就發行國債,賣給美聯儲和全世界。自此,一條新的貨幣發行路徑被發明瞭出來:以債為錨,發行貨幣。要知道1970年代之前所有的貨幣發行都是要跟黃金掛鉤的,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全球經濟學界都處於懵逼狀態,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發行貨幣。現在,里根拋開此前所有的經濟學定義,以債為錨發行美元,這就算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數據上,1981年里根剛上任時,美國國債積累起來的餘額規模僅為9979億美元,1983年「星球大戰計畫」實施前夕為1.38萬億美元,到1989年里根離任時增加到了2.86萬億美元。美國政府可以通過發債融資,對稅收的依賴下降,於是,里根開啟連續的減稅計畫,到1986年,也就是「廣場協議」簽訂後的第二年,美國個人所得稅從此前最高的70%下降到28%,企業所得稅則從46%下降到了33%。

當然了,「星球大戰計畫」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帶來了全新的以債為錨的貨幣發行方式,以及減稅,雖然這已經是劃時代的意義了,更關鍵的是:它帶來了一次新的技術革命:信息時代就此到來!

各位必須知道的是,1980年代之前,日本的產業經濟發展勢頭根本就不可遏制,在各項傳統製造業領域,日本依靠「通產省」的統一領導,取得了美國企業無法對抗的競爭優勢。日本通產省類似於中國的發改委,二戰之後,它統籌資金,統一從歐美各國購買各種先進的專利技術,分配給國內最合適的財閥集團,並規劃和引導各種產業的發展方向。這在本質上其實是一種資源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模式,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初期,總是能取得更加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到1970年代之後,日本在家電和汽車領域已經後來居上,將美國企業打得落花流水。不僅如此,即便是在晶元領域,日本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1980年代初期,存儲器的市場被日本全面佔領,以英特爾為代表的美方被迫退出。每失去一個行業,就意味著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人失業。而失業,就是美國經濟陷入滯漲狀態的根本原因。

然而,里根上任之後,竟然就神奇的遏制了日本的產業擴張步伐。在「星球大戰計畫」的資助之下,英特爾公司財大氣粗,不再計較一時一地的商業得失,而是著手開始另一個方向的晶元研究:C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到1985年,可以隨便調用軍方專利技術庫的英特爾公司,終於推出了劃時代的80386晶元。再之後,美國就始終站在了CPU產業的最頂端,再也沒有給日本或其它國家以超越的機會。386在提升電腦的運算速度的同時大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只能在大型企業才能小范圍使用的電腦開始降價,體積開始縮小,維護難度下降,並因此逐漸普及到千家萬戶。而作為中國人來說,最早接觸個人電腦的,無疑都是從386開始。從這個意義上看,今天,中國40-50歲這一代人,真是很有必要向發起「星球大戰計畫」的里根總統說一聲——「謝謝」。

給世界帶來巨變的小小的晶元
給世界帶來巨變的小小的晶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再到1989年,英特爾的486處理器問世,個人電腦價格再降一級,功能還足夠強大,足以讓有志之士在家裡研究軟硬體技術併進行性能測試。並且,在「星球大戰計畫」的支持之下,隨便找個藉口,比如該信息技術有利於導彈彈道分析,就能拿到高額的政府資助,而且政府還不會限制該技術的商業用途,於是信息技術開始了大爆炸,信息時代就此來臨。英特爾公司在486處理器之後,就成為了引領信息時代的帝王,技術進步就沒有停止過。1989年里根總統任職期滿後,他的副總統老布希競選成功。老布希在任職期間延續了里根總統的政策,依然執行「星球大戰計畫」。一直到1993年,老布希競選連任失敗,比爾·克林頓走馬上任,停止了「星球大戰計畫」。然而在此期間,美國的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無可匹敵的高度,其它國家根本就是望塵莫及。

1993年,英特爾在486的基礎上研發出第一代奔騰處理器。一開始的奔騰處理器還缺乏足夠強大的操作系統與之相匹配,原始的DOS系統在奔騰處理器的強大數據運算能力之下就如同老掉牙的算盤一般幼稚可笑,因此,奔騰處理器的銷售在早期竟然遇到了困境。一直到1995年,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推出了win95系統。強大的奔騰處理器匹配上windows系統,就如同王與後相遇,誕生了無數的子系統,無數的信息技術企業在這套系統之下創業成功,並向美國提供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機會。英特爾的王者地位一直延續到2010年代,此後蘋果公司異軍突起,憑藉智能手機搶走了個人電腦的風頭,成為了信息時代的第二任帝王。然而,這種王位傳遞,依然是發生在美國內部,美國之外的企業只能看著美國興旺發達的信息產業流口水。

到這裡,我們必須說回「廣場協議」了。1985年,在里根總統的堅持之下,美與日德英法四國簽訂了「廣場協議」,約定這四國的匯率相對美元升值。就在協議簽訂的當年,美元兌日元匯率就從1比240貶值到1比120。這份協議在當時並沒有發生什麼了不得的作用。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的當年,美國的失業率為7%,剛好踩在警戒線上,到1989年里根總統離職的當年,美國失業率下降到5.4%,這是由於「星球大戰計畫」帶來的新增就業。而在日本這邊,日本人民集體高高興興的,根本就沒把「廣場協議」當回事。1985年日本的失業率只有2.6%,到1989年甚至下降到了2.1%。這還真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要說「廣場協議」薅了日本人的羊毛,至少在這五年裡,根本沒有任何數據予以支撐。

1990年之後,伴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信息時代的到來,日本原本相對美國強大無匹的產業經濟逐漸表現出頹勢。信息產業發展成所有行業的上游,再不可一世的日本汽車商也得使用英特爾+WIN的電腦系統,並且這個產業還無法山寨,美國人吸取此前被輕易就被日本政府買走專利的教訓,給信息技術轉讓設置了非常嚴格的法律壁壘。「專利壁壘」這個詞事實上就是信息技術壁壘。

信息產業的發展相當於在上游截斷了日本人的現金流,暴利的日本製造業突然之間就陷入被美國人分走一杯羹的窘迫境地。體現在GDP增幅數據上,整個1980年代日本的GDP增幅都維持在4-5%之間,增幅非常穩定,1990年依然維持4.89%。然而此後,面臨著美國信息產業的入侵,日本的GDP增幅迅速下降,到1993年下降到-0.53%,此後就長年掙扎到正負1%的區間內。而與此同時,日本的另一件硬傷也發作了出來:地產泡沫破滅了。

話說日本的地產泡沫的始末,跟中國現在的情況簡直是一模一樣。「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政府一邊手動拉升日元匯率。另一邊,則莫名其妙的開始降息,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連續五次降低利率,把基準利率從5%降低到2.5%。然而這個時候,驕傲的日本金融界已經找不到新的實業投資方向了。對美國政府當時通過「星球大戰計畫」極力扶持的信息產業,日本人也沒啥投資興趣,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英特爾手裡的CPU技術才代表了全社會產業經濟的未來方向。新增資金沒有了去向,於是就投資房地產。1987年後,日本各大企業紛紛在東京都市圈內開建總部大廈,一棟比一棟建得高,而普通國民受此影響,紛紛開始買房。日本的房價因此開始迅速攀高,東京的房價每年要翻一番,其它中小城市每兩年翻一番。急劇上漲的房價加劇了投機風氣的形成,於是更多的資金湧入地產領域。到1990年的時候,東京的房價達到12萬人民幣/平米,相當於當時東京白領家庭平均收入的40倍。

好吧,到了這個時候,房地產已經割完了日本的全部韭菜,接下來就只能是調頭往下。如果只是這樣,日本要是還能維持產業領域的優勢地位的話,那無非也就是房價停止上漲而已,老百姓還有工作,還有升職加薪的機會,貸款總是還得起的,不至於由於失業潮的湧來,誘發房產的拋售潮,並因此擊碎地產泡沫。

然而,正如我們前面詳細闡述過的,美國一手引領的信息技術革命時代的到來了,日本的產業競爭優勢完全消失,所有的日本企業都變成了美國的下游企業,被迫要讓渡利潤,這當然要帶來失業率的提升。1990年之後日本的失業率逐年上升,1995年上升到3.2%,2000年上升到4.7%,2003年達到峰值的5.3%。日本房價於是從1991年開始調頭下跌,僅僅到1994年,東京的房價較高峰時期已經直接腰斬,跌到6萬人民幣/平米左右,而中小型城市的房價普遍下跌3成。此後,整個日本的房價就喪失了增長性,一直到今時今日,東京中心區的房價依然維持在6萬人民幣左右。如果考慮1994年至今的貨幣通脹率,這事實上相當於又腰斬了一次,或許還不止一次。在這裡順帶說一下,英國那邊同樣受美國新興的信息產業的衝擊,失業率在1990年之後同樣表現出上升趨勢,1990年為7.1%,到1993年上升到10.4%的峰值。不過,英國沒有房價泡沫,1993年之後英國就基本消化完畢了信息產業的衝擊,此後英國的失業率又開始逐年下降,1997年就下降到6.9%,2000年下降到了5.4%。

這麼總結起來看,所謂「廣場協議」薅了日本的羊毛,只不過是日本自己作死罷了。協議的另外三個簽約國英德法固然沒有搶到信息產業的蛋糕,但是也沒有吹出房地產的泡沫,所以「廣場協議」簽訂之後,英德法經濟也還能大致維持平穩。如果一定要說存在薅羊毛現象的話,那只能這麼說:美國新興的信息產業,薅了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羊毛。

以「星球大戰計畫」促進信息產業發展的美國,最終擊敗了吹起地產泡沫的日本。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唯有真正的產業經濟的興盛,才能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獲得真正的競爭優勢,並真正擊潰對手,這才是1980-90年代美日經濟消長,留給我們的真正經驗和教訓。至於所謂的「廣場協議」,所謂的匯率升跌,在國與國的宏觀博弈層面,根本就沒有意義。里根能夠封「神」的理由,並不是因為所謂的「廣場協議」,而是因為他一手創造了以債為錨的貨幣發行方式,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全新的信息時代!

里根之後,天下無「神」。人類世界再也沒人能夠在貨幣領域和產業領域創造出如此「神跡」,在面對經濟危機的威脅時,除了驚慌失措的開動印鈔機之外,再也想不出其它辦法。

自里根之後,人類世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規律:逢八必亂。98年亞洲金融風暴,08年全球金融海嘯,而現在的2018年,又會發生什麼呢?在所謂「逢八必亂」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經濟規律?(未完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