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眼鏡?那古人近視怎麼辦?(圖)
古人可厲害了,很早就發明了眼鏡,所以古人若是近視了,也不必太憂慮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你有近視嗎?倘若你有近視,而且度數頗深,那在習慣戴隱形眼鏡之前,應該是眼鏡不離身的人了!你若萬般無奈,卻也得慶幸自己是身在現代,還有便利的隱形眼鏡可使用,或是可以選擇近視雷射手術……。小編這麼說,你會以為古代沒有眼鏡吧,但那可不是小編的意思喔。古人可厲害了,他們也會製造眼鏡了,所以古人若是近視了,也不必太憂慮了。只是,最先,眼鏡可是大官或有錢人能夠享受得了的珍貴物品!
小編可是從小就戴著眼鏡,自己周遭的人也有不少人是近視眼,故眼鏡這個東西,就不是甚麼稀罕物,甚至還是一種隨著度數的增加而得面臨淘汰的物件。雖然,從古至今,沒有人能夠出面確切地證明眼鏡究竟是誰發明的,目前也只推論出數位可能是眼鏡的發明者,目前比較確切的說法是:由十三世紀英國方濟各會修士、哲學家羅傑・培根(Roger Bacon,1214-1294)所發明的。當然,還有人說是中國人發明的。
關於眼鏡的文獻記載
無論如何,我們得先瞭解中國的眼鏡究竟是在何時出現的。依據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的記載,我們約莫可以推敲:中國的眼鏡約莫是在十三世紀末期與歐洲的眼鏡於同時期出現的。
這位名動中國的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到底記載了哪些事情呢?馬可・波羅約莫在1260年記載:中國的老者佩戴著眼鏡在看小字的書冊。另外,馬可・波羅還說,曾有一位中國紳士以一匹馬換來了一副眼鏡,由此可見,眼鏡在那個時候是屬於貴重之物。
除了外國人的記載,自當不乏中國人自己的觀察。南宋趙希鵠於《洞天清錄》記載:「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明代張靖的《方州雜錄》則載:「如錢大者,形雲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紐之合則為一,歧則為二,老人目皆不辨細書,張此物於雙目,字大加倍。」明代田藝蘅於《留青日扎・靉靆》載:「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靉靆也。』」明末張自烈於《正字通》載:「靉靆即眼鏡。」清代趙翼的《陔余叢考》載:「古末有眼鏡,至明始有之,此物在前明極為貴重。或頒自內府,或購自賈胡,非有力者不能得,本來自外洋,皆玻璃所制,後廣東人仿其式以水晶製成。」
……
靉靆即是眼鏡
總觀種種文獻資料,我們可知,宋代就出現了眼鏡,而且它到了康熙年間還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物品。只是,當時不叫做眼鏡,而稱為「靉靆」。提到「靉靆」,大家會想到其本意是:雲霧多且朦朧不清的昏暗樣子,可是它為何會變成眼鏡的代稱呢?這應該是與它類似一種茶色的養目鏡有關。因此,它才會同時具有:靉逮、瞹曃、僾逮等別稱。後人亦認為這一個名詞乃是眼鏡的阿拉伯文(alunwainat)之音譯。由此可知,古代的眼鏡應該是由外國人發明,後傳入中國的。宋代的祝穆在《方輿勝覽》直言,「滿剌加國出靉靆。」滿剌加就是如今的麻六甲。所以在宋朝對外通商之後,傳入中國的商品中,應該就有靉靆。只是,靉靆究竟是屬於古邏國還是自歐洲經過大食(阿拉伯帝國)輾轉傳到中國來的呢?這仍舊待研究者細細考證。隨著通商頻繁,靉靆陸續輸入中國。
明代張燮於《東西洋考・卷四・西洋列國考》中,引用了《華夷考》一書表示:「大如錢,質薄而透明,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目力昬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出滿剌國。」
明代中葉之後,靉靆改稱為眼鏡了,眼鏡的製作材質也更精細考究,從以往白色透明的琉璃(玻璃),新增了水晶這一款材質。只是,那時候眼鏡仍舊是數量稀少,普通人根本用不起這種稀罕物,眼鏡往往是作為皇帝御賜大臣的珍品。傳聞身為江南四大才子的明人祝枝山因為是個大近視,所以平時總使用眼鏡。據悉當時的眼鏡因為只有一片鏡片,故稱為「單照」。缺點是戴起來也不甚方便,所以大家都是用才戴,不用時就摘下它。
康熙期間,眼鏡仍算是珍貴物品,直到乾隆年間,蘇州、杭州已經有人會製造眼鏡了,這時才因為大量製造而導致價值急速滑落,並開始於人群中普及。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的眼鏡與現代眼鏡有何區別?〉(知史)
〈靉靆?古人竟能預見今人「愛戴」眼鏡?〉
〈古代有眼鏡嗎?〉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殷登國《東西文物趣談》
眼鏡(維基百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