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從貿易戰看美中對抗的不可避免性(圖)

原標題:美中精英的共識與分歧——從貿易戰看美中對抗的不可避免性(下)

 2018-07-14 08: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從貿易戰看美中對抗的不可避免性
美中兩國精英對貿易戰有很大分歧(Getty Image)

【看中國2018年7月14日訊】在上一篇,我們討論了美中兩國精英對貿易戰的幾點共識:美中雙方都認為,1)這不只是貿易戰,而是關於誰主導世界未來的爭議與對抗;2)這種對抗是不可避免的;和3)這種對抗也是長期的。

我們再從以下幾個問題來看美中兩國精英的分歧:

第一,美中兩國在經貿問題上誰更依賴誰?

美中雙方各說各話。中方認為,美國現在最大的、增長最快的市場是中國,美國依賴程度最深的是中國市場。意思是,如果美國打擊中國,形同打擊自己。但美方認為,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比美國對中國依賴程度要深,而中國的經濟比美國脆弱。

第二,美國應該鬆綁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以減少與中國的逆差?

在這方面,美中雙方自「六四」以來就就沒有談攏過。中國方面一直聲稱,美國要想減少和中國的貿易逆差,就應該恢復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但美國方面不同意這個說法。限制對中國出口高技術產品從1989年以後就成為美國的國策。不僅如此,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也將成為國策。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在絕大多數議題上談不攏,但阻止中國在美國投資和併購,特別是在高科技和高端製造業的投資和併購,是兩黨之間眼下唯一有共識的議題。

第三,中國是一個言必信的國家嗎?

中國精英認為自己是個言必信的國家,說進口飛機就進口飛機,說進口牛肉就進口牛肉,但美國認為中國不可信。中國對WTO承諾的兌現程度以及近幾年的說多做少,使得川普(特朗普)的白宮官員不再相信中國政府的承諾;川普本人堅持,在任何貿易談判中要讓中國拿出「可核查、可執行和可衡量的」行動。

第四,美中關係趨於惡化是誰的錯?

中方認為都是川普的錯,但美方認為是中國的錯。上個月,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頒布了一項長達35頁的報告,用「經濟侵略戰略」來描述中國的高速經濟發展,並把中國列為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威脅。這份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侵略戰略是:中國政府正在實施一項全面的長期工業戰略,以確保其對全球的主導地位。

第五,對抗中國是否成為全球性的趨勢?

美國方面認為,德國、英國、法國得出了與美國相似的結論,即中國的發展與西方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背道而馳,他們也像美國一樣,對中國的境外直接投資進行了限制,這一個全球性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中國方面不願意承認這一點,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和歐洲傳統盟友之間的關稅戰,正在給中國製造抗美同盟。但中國的算盤打錯了。就在貿易戰正式開打之前,中國曾極力勸說歐盟與中國聯手發表聲明,以對抗美國,但被歐盟拒絕。一位歐盟外交官說,在反對中國封閉市場和政府干預方面,歐盟與美國的立場一致,「美國抱怨中國的理由,我們幾乎全都同意……」。

綜上所述,美中精英在貿易戰及其走向上,既有共識也有分歧,而分歧要遠遠大於共識。共識是關於美中關係走向衝突的不可避免性,而分歧既有戰術上的也有戰略上的。從這些分歧看,美中兩國都有可能誤判對方。川普認為,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越具侵略性,中國就越有可能退讓,因為中國在國際貿易上和經濟體量上都比不上美國,看上去強硬,事實上十分脆弱。但這有可能誤判習近平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借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賭上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決心與意志。

而中國方面也可能誤判美國。他們對美國朝野的共識——對中國強硬,可能嚴重估計不足。對整個西方世界抵制中國模式的聯盟力量,更是嚴重估計不足。這就是為何中國一些學者智囊會有這樣的奇談怪論:中國應善用美國政界、商界和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鄭永年,7/9/2018);貿易戰「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陳平,6/24/2018);中國應以「以牙還牙」作出反擊(林毅夫,7/10/2018)等。

總之,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美國朝野對川普政府用關稅手段懲罰中國儘管看法不一,但對懲罰中國,避免中國在不遠的將來取代美國,並無太大分歧。而中國則相當孤立。如果這場關稅貿易戰打到5000億美元的水平,美中雙方都會是輸家,但中國會輸的更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