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量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爆發危機。(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7月11日訊】中國央行會同互金行業有關成員單位,召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央行副行長,也是此次整治工作小組組長的潘功勝講話,要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網際網路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換句話說,央行這次是要出重拳規範整個互金行業了,整個行業必將從大亂走向大治,但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點殘酷,甚至會付出大量爆雷的代價。
大家應該特別注意這個表態,1-2年時間完成,隨著這個時間表的出臺,各個地方的動作也明顯加快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國在運營P2P平臺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臺36家,消亡721家。這其中,長時間網站無法訪問的平臺就達511家,佔比70.87%;殭屍網站85家,佔比11.79%;跑路、經偵立案67家,佔比9.29%;主動退出18家,佔比2.50%;其他類型40家,佔比5.55%。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快速淘汰的過程。
對大家來說,跑路和經偵立案的才是重點,換句話說10家消亡的平臺裡,就有一家跑路的,所以踩雷的概率並不小,預計未來這2800多家平臺,可能會縮減十分之九,能剩下300家平臺就已經是奇蹟了,這就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從現在出問題的平臺來看,大部分都是因為資金池最後走上了龐氏騙局,有位互金行業的觀察員甚至表示,自融雖然嚴重違規,但現在看起來,自融的要比拿錢借給別人的真P2P靠譜多了,現如今只要錢給出去了,幾乎很難再回的來。
監測結果表明中國P2P用戶超5000萬人,人均投資金額2.27萬元,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同時,P2P投資用戶年齡主要集中在20-40歲之間,其中20-29歲人數最多,佔比29.73%。所以在這裡我們也要勸一下這5000萬人,現在應該見好就收了,否則繼續下去,風險就越來越大。
這個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資金流的生意,借新還舊是難免的,如今正在被監管壓得收縮,那麼也就意味著後面的錢一定會越來越少,即使好公司,估計也會發生資金斷流的風險,這個行業最怕的就是擠兌,一旦一個時點大家都去提現,很少有人受得了,所以千萬別心存僥倖,越到後來你拿回本金的可能性就越小。可以說一場高息理財的盛宴,現在已經到了該曲終人散的時候。
一旦投資的平臺爆雷,留給你的路其實只有兩條,一個是報警,一個是加入維權群,大傢伙一塊找律師,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但是只要被經偵立案為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那麼你拿回錢的可能性幾乎就沒有了。
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退後,有剩餘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從現實結果來看,只要是跑路或者出現兌付危機的P2P平臺,幾乎全都被打上了非法集資的標籤,當時有這麼一則傳聞,說錢寶網的維權群,甚至還有人在呼籲大家不要去報案,他們的邏輯是沒有受害者,這樣錢寶網就不能被認定為非法集資,只要張小雷出來,他們還錢還有希望。結果就是一些人因為無知,涉嫌非法維權,最後因為尋釁滋事也被刑拘。
最後說下非法集資的構成要件,1是沒有有關部門批准,不具備集資主體資格,2是承諾還本付息,3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4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大家記好了這四點,趕緊對照一下自己所投資的平臺。所謂的P2P大多都是符合的,沒有集資主體資格,這是肯定,承諾保本付息,網站上就掛著,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更是明擺著,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說的就是這種形式,好像有借款企業,但借款企業很多都是關聯公司。
所以還是那句話,這件事只能提前預防,事後幾乎鮮有補救之路,無論你怎麼想辦法維權,一旦被定性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那麼結果就是自負盈虧。而現實中跑路的平臺,資金斷流的平臺,絕大多數都會被認定為非法集資,所以是根本拿不回錢的。千萬記住,這是最好的做法是提前離場,不要等到了血本無歸才想起這是自己的血汗錢。那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