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隱秘統戰術:為高價值目標配一個年輕妻子(圖)


據指,有嚴肅批評者認為,為高價值目標配一個年輕妻子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做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25日訊】與中共的「大外宣」一樣越來越讓外界感到不安的,是它一貫積累精緻化的統戰手段。有評論認為,中共數十年來,暗裡操縱一部神秘的統戰機器,模糊地將政治動機掩蓋在文化、人情中,類似楊振寧與那位年輕妻子的搭配,也有著這一政治痕跡。

時事評論員練乙錚2018年5月23日發於《紐約時報》的文章,評論中共在國際上的表現特色:中國往往不會公開傷害或惹惱如美國這樣的對手。中國不會脅迫,只會操縱,它更傾向於在道德和法律的灰色地帶行事。它會將自己的政治動機掩蓋在值得稱讚的人情或文化項目之下,模糊與對手之間的戰線。任務完成後,對方可能還沒意識到自己中了計,或者都不知道這場戰略博弈的存在。

作者認為這並非假設的陰謀論,而是確有陰謀,這從中共在海外校園建起的孔子學院和中國共產黨小組便可見一斑,它們會勾勒出一個運轉平穩的巨大機器。這個機器將中國人安插到全世界,擴散中國的影響,收集情報,為中共政府服務。

文章以華人科學家楊振寧的歸國為例,楊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離開中國,師從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1957年楊獲諾貝爾獎後,中共當局就派出了包括他父親在內的密使,悄悄到日內瓦請他回國。楊振寧一再拒絕,並於1964年成為了美國公民。但是1970年代中國開始「開放」後,楊便回國參與中國物理研究。

妻子一去世 楊振寧就娶一位年輕妻子

2004年底,妻子剛剛去世一年,楊振寧就與一位年輕的中國研究生結婚了,兩人是在一次大型研討會期間認識的,當時她是當局安排給楊振寧的私人助理。2017年2月,94歲的楊振寧宣布放棄美國公民身份。

練乙錚文章表示,對於這段年齡差距巨大的婚姻,有嚴肅批評者指出,為高價值目標配一個年輕妻子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做法。甚至還有個固定說法:是得到了「黨(或總理)的關懷」。因為1960年中期,曾在1949年被共產黨推翻的民國政府中任高級將領和代總統的李宗仁回國後,也是得到了一名年輕配偶作為獎賞。而據傳,當時的中共總理周恩來親自負責了李宗仁的婚事。

文章表示,雖然沒有瞭解到可以證明中國領導人策劃楊振寧再婚的官方記錄,但卻有著充分的間接證據,其中包括楊的這位年輕妻子的父親的陳述,稱女兒的「犧牲」是「一種美德,一種榮耀」。

文章認為,楊振寧回歸中國,中國共產黨獲得了急需的體面,且挖走了美國的一項重要人力資產,因為楊的學術培養大部分是在美國進行的。

儘管在1950年代,有數百名海外華人科學家回到了中國。但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經歷了1957年災難性的反右運動、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以及1989年殘酷的天安門鎮壓之後,中國共產黨失去了知識份子的支持,而那些歸國故事,在幫助修復共產黨的形象。

文章認為,在長期觀察中國的人士看來,從楊振寧的人生軌跡中可以輕易覺察出中國共產黨的干預,特別是它精心偽裝的這臺影響力機器的悄悄運轉。但中國的手段很難辨認,安插的眼線很難清除,尤其是在美國、紐西蘭或澳大利亞等不加防備的開放社會。

這部中共的影響力機器的核心是一個規則嚴明、經過實戰考驗的構造,但外表模糊。它最初是毛澤東在1930年代部署的,稱為統一戰線。該組織於1946年確立了現行形式,並幫助共產黨贏得了內戰。

中共統戰部明暗兩大機構

中共的統一戰線由一明一暗兩個機構組成。一個是神秘的中央統戰部;另一個是廣受關注的所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文章指出,統戰部是一個靈活的、受到嚴密控制的黨組織,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任。它監管著十幾個通過勸說和滲透從事政治聯絡工作的組織。其中一個就是歐美同學會,該組織密切關注著越來越多在西方生活或接受學術培養的學生和學者,把所有這些學者變成了統一戰線的士兵。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則是一個非請勿入的龐大俱樂部,由一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領導,主要通過個人關係網開展工作。它的年度會議約40%的與會者是中共黨員,以及精心挑選過的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名人富豪。

政協委員必須服從黨的安排。中共透過他們影響各行各業的重要人物,最終通過金錢、美色、許以名望或僅僅是利用他們的愛國精神,把他們拉進北京的軌道。而所有新成員都會得到在中國國內表現、宣傳、投資或發財的好機會。

文章指出,在某些方面,政協的運作與黑手黨類似:行事隱秘,依靠密切的個人關係,並且隨時準備違法。比如身為資深政協委員的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某家能源非營利組織的負責人何志平,如今捲入美國的一起刑事案件,被控賄賂非洲國家元首,以便為國家控制的中國能源利益集團獲取石油合同。

文章最後指出,中共的這臺影響力機器繼續轟鳴。在70年前,毛澤東的統一戰線對幫助中國共產黨一舉奪權起了重要作用。現在這部影響力機器則變得更加全球化。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