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中國影響力上升,東風壓倒西風?(圖)
中國的負面道德形象,不僅讓周邊國家恐懼,甚至中國內部,都引發激烈的反感和牴觸。(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8日訊】說到東方的影響力,首先,東方的發展和崛起,本身來自於西方的影響力。上個世紀,早先有日本的西化和現代化。後來有亞洲「四小龍」的崛起。韓國,獲益於美韓同盟關係;臺灣,獲益於美國的保護;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新加坡,英國式法治保障了這個一黨制國家的大體清廉,而美國又給這個港口國家提供了安全保障。
說到東方的影響力,鑒於時間的限制,今天我暫時談不了崛起的印度。我要談的,是人們自然聯想到的中國,那個崛起的紅色帝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興超級大國。
說到中國的影響力,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是,「中國領導世界」。事實上,中國連亞洲都領導不了。最近十幾年,中共野心勃勃的擴張行為,讓它與周邊國家敵對,四面楚歌,陷入全方位的孤立。在東海,中共試圖爭奪由日本實際控制超過百年的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與日本對立,多次瀕臨戰爭邊緣。在南海,中共搶奪島礁、修建人造島,與越南、菲律賓、以及其他東盟國家陷於持久的衝突。
在西南方,中國與印度一直存在領土糾紛,在這兩個人口大國的邊境上,動輒呈現雙方軍人對峙的緊張局面。在東北亞,中共對北朝鮮的暗中支持,導致中國與韓國關係冷淡,處於潛在的敵對;而中國與北朝鮮的關係,也並不融洽,彼此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北邊,中國與俄羅斯建立表面上的「戰略夥伴關係」,卻是互相利用而已,各自的目的都是對付西方。一旦其中一國緩和與西方的關係,表面化的中俄聯盟就頓時瓦解。
還有一種代表性說法,「中國將取代美國,領導世界。」然而,讓我們看看,美國退出了TPP,其他國家並沒有邀請中國加入TPP,中國更沒有代替美國,成為TPP的領導者。道理很簡單,以不遵守規則、不守信用而出名的中共,承受不起TPP那種高門檻的自由貿易規則,尤其承受不起其中的勞工權益保障和知識產權保障條款。
自由貿易的前提之一,是信息自由。一個在信息上自我封鎖的中國,怎能讓各國指望與它開展自由貿易?中共封鎖網際網路,把中國的網際網路,變成了與世隔絕的「中國網」、局部網。近一年,中共進一步封鎖VPN(虛擬網路,適用於翻牆和遠程上網,許多在中國的外國人和外國公司使用),升級其反文明的新階段。設立網路長城,閉關鎖國,是最極端的孤立主義。
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但中國並沒有成為這個協定的領導者。而且,北京無意填補美國退出後留下的經費空缺,每年750億美元,這相當於該協定每年總費用的四分之三。
毋庸否認,中國恢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相當的經濟能力。也就是說,極權的中國政府,足以從十三億人民身上搜刮到巨大錢財。總之,中共手上有的是錢,通過設立亞投行,鋪設「一帶一路」,得以在經濟上支配一些發展中國家。但這種經濟支配力是有限的,並不足以左右地緣政治的總體傾向,更遠沒有上升到全球合作的高度。
作為征服世界的國際戰略,也出於黨內權力鬥爭的需要,習近平推出「一帶一路」。這一戰略,貫穿北京的政治與經濟目的:其一,以經濟援助和經濟開發為名,控制沿線國家,推行中國式霸權主義,藉機建立以北京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網路。其二,對外轉移中國的過剩產能,轉嫁中國經濟衰退的危機和風險。
然而,這個「一帶一路」,不僅西方不捧場,即便親中國家也質疑,因而接連遭遇失敗。就在巴基斯坦、尼泊爾和緬甸這些親北京的國家裡,中國出資興建的水電站或大壩項目最後都遭遇當地民眾反對而擱淺。其中原因,要麼是中國要價太高(通常要求佔據90%的收益);要麼是中國貸款條件太苛刻;要麼是這些項目危害當地環境。
如果把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二戰後美國援助歐洲國家的「馬歇爾計畫」相比,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馬歇爾計畫」,其實際效果,主要是讓他國受益,而中國的「一帶一路」,主要是讓中國(國有)公司受益,尤其是讓紅色精英獲利。
換言之,前者利他,後者利己。
我曾多次指出,「一帶一路」,其實還隱含了中共集團的另一層意圖:中共高官和紅色權貴們,把他們貪污所得的巨額財富,以「對外投資」的名義,在國際上合法化,也就是變相洗錢。這,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手段最高明、行事最隱秘的洗錢方式。
說到美國的領導地位,那是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之後形成的自然格局。作為三次戰爭的勝利者,美國不僅展現出強大的硬實力,最重要的是,美國展現出最強大的軟實力: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價值。美國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乃是眾望所歸。
美國所具有的軟實力,恰恰是中國最欠缺的。且不說在人權和民主等政治文明上的欠缺,就說經濟領域的文明,中國也嚴重欠缺。諸如:不守規則,破壞世界經濟秩序;大規模盜竊知識產權;行賄受賄,用權貴經濟阻礙市場經濟;等等,都是極不道德的示範。
中國的負面道德形象,不僅讓周邊國家恐懼,就連與中國最關聯的區域、甚至中國內部,都引發激烈的反感和牴觸。
臺灣,與中國大陸隔海相對,中共宣稱臺灣是它的一部分,但絕大多數臺灣人民對此嗤之以鼻。民主的臺灣與專制的中國,在價值觀念上背道而馳。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臺灣被動地融合於中國經濟,但要它承認北京是領導者,那是一百個的不情願。
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二十一年前回歸中國之後,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然而,香港人民並不接受中國制度,也就是說,它拒絕中國的影響。
目前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西藏和新疆,合起來的面積,佔據近半個中國。因為中共當局高壓的民族政策,西藏和新疆都處於持續的反抗和動盪狀態。大多數西藏人和維吾爾人從心底裡不認同共產中國。
換言之,中國的影響力走不出中國,連香港都走不到,連西藏和新疆都只是勉強到達。所謂中國的影響力,只能在國內孤芳自賞,一到境外,就仿如「見光死」。此情此景,談「中國領導世界」,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
其實,不僅香港、臺灣、西藏和新疆不認同,許多中國漢人也不認同中國制度和中國模式。今年三月,習近平強制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激起中國民間大規模的反感和反對,就是證明之一。經歷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之後,習近平統治的中國,正掉頭往回走,試圖回到毛澤東時代。這種開倒車的做法,不要說讓世界信服,就連中國人民本身,都不能信服。
作為1989年民主運動的參與者和隨後的政治犯之一,我曾見證中共極權統治的全貌,其殘暴與黑暗,遠超外界的想像。在天安門事件後的29年裡,我觀察到,藉助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共獨裁統治,不是弱化了,而是強化了,對內鎮壓和對外威脅的加劇,就是明證。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我曾經多次說過:一個在國內不講理的政權,不可能在國際上講理;一個在國內不遵守規則的政權,不可能遵守國際規則;一個壓迫本國人民的政權,不可能善待他國人民。每當人們說到「中國威脅」,我就忍不住會說:沒有什麼中國威脅,只有中共威脅,那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對的共同威脅。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中國重新崛起,歷經四十年,極大程度上,得益於西方的幫助。迄今,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歐盟和美國。這個事實本身說明,西方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鑒於中國是一黨專政的極權國家,扼殺了人民的創造力。中國的技術,主要來自於對美國和西方技術的抄襲、盜版和剽竊。另外一些技術,則來自於中國對西方企業連同其核心技術的收購。中共自誇中國「科技大躍進」,純屬厚顏無恥,因為,中國的高新科技,幾乎都來自於西方。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中共當局在國內大搞反西方宣傳,但在中共的黨章裡,還是把馬克思主義,一個西方人的思想,列為第一指導思想。
說到繁榮與強大,對中國而言,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在數千年歷史上,中國經歷過無數次繁榮與強大。然而,由於政治體制從未改變,獨裁,獨裁,還是獨裁,權力從未受到制約,最後,無可避免地,都導致嚴重的官場腐敗。所謂繁榮和強大的中國,每一次,都化為雲煙,煙消雲散。今天的共產中國,繼續拒絕民主與法治,毫無疑問,它將重複歷史上失敗的命運。
回到今天的主題:中國影響力上升,東風壓倒西風?到目前為止,這種結論無法成立。發生那種情況,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國的民主化和文明化。簡單說來,那就是,經濟和軍事崛起的中國,還需要通過三道門檻:其一,樹立道德形象,尊重人權,順應、而不是阻礙中國民主化進程;其二,遵守法治和規則,實行公平貿易;其三,做世界和平的維護者與促進者,而不是威脅者與破壞者。
未來,一個民主的中國,加上民主的印度和民主的日本,它們放射的合力,才可能讓世界真正感受到東半球的影響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