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永遠是漫長的(圖)
等待是不可思議的藝術。(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不到時間,看不清即將到來,在等著,等到焦灼。甚至有時自己都會恍惚,是在等即將到來,還是等到來時的那一刻欣喜,這份欣喜裡藏著那不言而喻的激動與渴望。
等待是不可思議的藝術。等車時,你能看到每個人最真切的表情,如果你不那麼急切,你會發現,你像是一位簡單的被心理學家。被心理學家是一件很有趣的現象,別人的言語,行為,表情,甚至是語氣等,都會讓你察覺到他們的心理活動。有不急不躁低頭刷著手機或者和身邊的人談笑風生的,這些人一般是早到的,離出發時間還有一段時間的。也有撒腿狂跑或者步伐很急,言語催促的,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這類人的,因為他們把時間計畫的很緊湊,當然不乏那些真的時間概念真的不強的人,但又不得不承認,這種踩著點的人,也真是讓人佩服的。人們總是有掌控欲的,心裏對時間,對事情都會有一定的掂量和思考,總是喜歡左右除自身以外的種種,因為沒有人不喜歡順自己心意的。
等待會覺得無聊,覺得孤獨,覺得無所適從,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
當人們越來越依賴外物的時候,是真的孤獨了。而等待會放大這種孤獨,此時你渴望著手邊的手機鈴聲響起,渴望著身邊站著一個會和你聊天的人,渴望著眼睛可看到之處,有一個能吸引你的場景……有時為了緩解這種孤獨的尷尬,也想要靜靜的發個呆,可是,只有自己知道,一個人在等待的時候,根本無法做到全心全意的漫長發呆。等要坐的車,等要見的人……有多少次等來的是無聊、無趣和無味,只有自己知道。等想坐的車,等想見的人……有多少次伴隨著焦灼和孤獨,但卻心甘情願。
很久以前在一次等車的時候,我想到這樣一句話「等待是痛苦的,被等待是幸福的」,但現在,覺得這句話得加上好幾個前提才能成立。小時候的我非常的怕黑,當然現在也沒好多少,有次在別人家玩的忘了時間,天黑了,一個人不敢回家,也不好意思留在別人家過夜,更不好意思開口讓別家的大人送我回家,就一個人默默的坐在路口,渴望著有人來接我,不敢出聲,默默的坐著,等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天也早已黑透,只有路旁的那戶人家的門燈在亮著,心裏越來越害怕,可是還沒等到來接我的人,抬頭望著四周,搜尋著熟悉的身影,那時真的有個人從不遠處經過,很像父親,可是因為膽小不敢喊出聲,不敢跑到黑暗裡,所以看著那個黑影,從我眼前走過再走過。我哭了,卻不敢哭出聲。也有一次,有個人向我表白,我拒絕了,他說可以等我,而我內心卻覺得惶恐,覺得愧疚。原來,不是自己喜歡的、想要的,等與被等都是痛苦的。
我不喜歡等待,更準確地說不喜歡等待時的那種煎熬和不知所措的孤獨。很多人都喜歡說,成長就是學會忍受孤獨,在我認為並不是這樣,我覺得成長就是逐漸的知道怎樣與自己相處,這或許也是另外一種說法,但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不瞭解自己,反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多數人都將眼光放在除自身以外的地方,就如同好多人買鞋子,看重了它們了漂亮,穿出去,一定能吸引別人的目光,而不管穿著它們是否舒服與合適。就是因為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將目光、心思放在除自身以外的地方,所以在等待時才會不知所措,覺得孤獨和煎熬,因為我們很多人不習慣和自己相處,或者說是對和自己相處的一種逃避。
等待中,假裝著鎮定,卻亂了心跳。等來了,皆大歡喜;等不來……也要學著習慣;或許有一天會等到怦然心動,或許有一天也會等到心如止水。車,總會等來;人,總會有等不來;究根結底,只看願不願意與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