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與納甲原理(圖)
構成八卦的基本符號稱為爻,爻分陰陽,陽爻為「--」,陰爻為「--」。(圖片來源:Fotolia)
按:月亮又稱為太陰,對於我們地球生命的繁衍有著和太陽一樣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因為它所產生的潮汐力使得海洋出現生命的源頭。根據月相演繹的納甲法應用甚廣,如道家的煉丹,周易六爻納甲,天星風水等等。
易經八卦
易經八卦,乾☰、坤☷、震☳、艮☶、兌☱、巽☴、離☲、坎☵。古人根據事物的性質不同,用抽象的概念把宇宙的所有事物歸納成八種形態。在自然界中,八卦代表常見的八種自然形態,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雖然只有八種類型,但它可以對應於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可以說它是宇宙信息的寶庫。
構成八卦的基本符號稱為爻,爻分陰陽,陽爻為「--」,陰爻為「--」。每三個爻組成一個卦。每個卦相互重疊又可以組成一個重卦,上面的卦稱之為上卦、外卦,下面的卦稱之為下卦、內卦,重卦共有六十四組,稱為六十四卦。
納甲
什麼是「納甲」?納甲就是把十個天干納入八卦六爻之中。因為天乾的第一位是「甲」,以「甲」概括或代表十個天干,簡稱為「納甲」。我們知道「易」代表著日月運行的規律,日月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在東南西北中五個不同的方位,古人觀察到在不同的時間裡,日月所在的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卦象表示。
我們再來看一下古人是如何從天象上得到啟發,然後又是如何「納甲」的。比如:
每月初三黃昏,一輪新月出現在西方的庚位,此意義與一陽初生的震卦☳相似,所以將天乾的「庚」,納於震卦。
每月初八黃昏,半圓形的上弦出現在南方的丁位。此時月亮的形象上虛下實,陽象增加,和二陽的兌卦☱相似,所以將天乾的「丁」納於兌卦。
每月十五為「望」,這天黃昏一輪圓月出現在東方甲位,此時為滿月是陽氣最盛的形象,這和三陽的乾卦☰相似,又因為月亮為太陰,壬為水之精,所以將天乾的「甲」和「壬」納於乾卦。
每月十七,月相開始虧缺,陰象開始出現,這一天在平旦時,月落於西方辛位。這和一陰始生的巽卦☴相似,所以將天乾的「辛」納於巽卦。
二十三日,為下弦月,半圓形的月亮在平旦時分在南方丙位消失。此時月的陰象較前更增,上實下虛的形象和艮卦☶相似,所以將天干「丙」納於艮卦。
三十日為「晦」,這一天的月亮不會出現,代表陰象盛極,此時月全虧,這和三陰的坤卦☷相似,因為癸為陰之精,所以將天乾的「乙」、「癸」納於坤卦。
離為日,坎為月,日月居中,坎卦為中陽☵,所以將「戊」納於坎卦;離為中陰☲,所以將「己」納於離卦。
經過如此嚴密的天象配合,十天干與八卦「納甲」成功,我們學過:乾☰、震☳、坎☵、艮☶為陽四卦,坤☷、巽☴、離☲、兌☱為陰四卦,「納甲」天干也是以陽干配陽四卦,陰乾配陰四卦,陰陽相配的規律完全一致。
乾是陽卦,所以納陽乾的首尾兩干,即下三爻納甲,上三爻納壬;坤是陰卦,所以納陰乾的首尾兩卦,即內卦三爻納乙,外卦三爻納癸。
乾坤為天地父母卦,象徵萬物的六子卦,都是有乾坤兩卦衍生出來的,所以陽干納於陽卦,陰乾納於陰卦,而它們的六爻同納一個天干,即: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兌納丁。
「納甲法」是首先將十天干納入八卦的六爻,然後將十二地支的內容帶入八卦。然而,後世的易學家們在出神入化的占算過程中,基本上都反客為主,將地支應用放在首位,到了明清時期,六爻納甲甚至只用地支不用天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