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國(圖)


太平天國的將領都是廣東人,他們中的多數人曾經參加過鴉片戰爭,非常驍勇,誓要把入侵者從中國驅逐出去。(網絡圖片)

拒絕平分中國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英、法、美三國公使都來到天京,表示「中立」,實際上是在觀望。當時,英法美三國認為太平天國的存在是他們與滿清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巨大障礙,但在與滿清軍事合作以前,還未敢撕開「中立」的假面。

限於當時的局勢,太平天國對外國侵華者一直保持著戒備,但又不輕易失和。對闖進境內的外國戰艦,太平天國的防江炮台一律以開炮制止其前進。英國公使文翰、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公使麥蓮先後來天京乘坐的戰艦都曾被炮擊過。外國戰艦停在天京,炮台都會嚴密的監視。

英艦來到天京,當他們試圖把戰艦靠近江邊,搶劫煤炭資源時,太平軍的炮口就正對著他們。凡是外國使節到天京活動都必須得到太平天國的批准。美公使麥蓮到天京後,他的隨員請求到聚寶門外去瞻望大報恩寺琉璃塔,負責招待外賓的天國官員江丙新不敢擅許,天朝政務官陳承瑢也不能決定,一直申稟到楊秀清才作出決定。

而美國海軍助理軍醫法斯(Charter Fahs)等八人不等太平天國的批准,就擅自離位跑去參觀。附近守衛堡壘的官兵拘捕他們,帶去審訊。將其拘留數小時後,直到美方從東王府領取到通行證,守職的官兵才釋放了他們。

當天,太平天國發出札諭警告外國公使團:「以後,你們如果仍敢擅自往來,被天朝將士拘捕,屆時再無容量之地。」

當時,英國使臣到達天京後,曾洪秀全向提出以平分中國為條件,願幫助推倒清朝,對太平天國利誘和威脅。反之,則協助滿清圍剿太平天國。洪秀全拒絕了英國的提議。

李秀成被俘後,曾國藩曾問他太平天國為何不肯與外國聯合。曾國藩的幕僚記錄李秀成的回答:「洪秀全本是廣東濱海人,素來知道洋人反覆,故而不肯與他們合作。」

據法國駐華公使館翻譯官加勒利(Callery)、醫官伊凡(yvan)於1853年合著的太平天國初期紀事中指出,太平天國的將領都是廣東人,他們中的多數人曾經參加過鴉片戰爭,非常驍勇,誓要把入侵者從中國驅逐出去。英國來華後的四十多年中,在廣州一帶橫行和不法也都是有目共睹。

當英方提出平分中國,幫助推倒滿清的談判時,這些來自廣東,曾經參加過鴉片戰爭的天國英雄就首先拒絕了。

以宗教形式 爭取諸國中立

英國特使額爾金曾率領艦隊進入長江,企圖把太平天國趕出天京。但交戰後,額爾金艦隊被太平軍擊傷,威妥瑪認為太平天國雖在失勢之中,但是讓他們對付滿清,太平軍還是具有足夠的軍力。此時英方發現單獨抵抗太平天國太過勢單力薄,向太平天國求和後而歸。英國意識到必須與滿清聯合才能夠抵抗太平軍。

太平天國雖經過天京事變受到重創,但仍然有足夠的能力抗擊清軍。但是,如果諸國和滿清聯合,那就會有不同。對此,太平天國也看得十分清楚。

為了阻止列國與滿清聯合,太平天國對外的宗教宣傳,很大程度上確實是為了爭取歐美國家不干涉中國政務所用的適宜計策。太平天國以宗教形式,爭取西方國家不干涉中國政務。洪秀全以基督宗教的說法,和西方國家交涉。

當英、法聯軍協助清朝抗擊太平軍收復上海時,據英國上校林里所言,當時有「許多謙遜虔誠的傳教士」仍然是太平天國的友人。英國公使普魯斯致外務大臣羅塞爾書說,洪仁玕的小冊子給傳教士的印象很深。他認為,太平軍的「傳道」小冊子只是天朝為取上海所施用的計策,以爭取教會團體的支持和同情。

1860年6月,被派往蘇州訪探太平天國的傳教士艾約瑟、楊篤信、馬可望(Macgowan)、何爾(Hall)等人就著重地論道:太平天國對待外國人非常友好。「我們崇拜同一天父,信仰同一天兄,為甚麼要不和睦?」

1861年2月19日,上海英國領事密迪樂致英國外務大臣羅塞爾書說:「自從我於1853年4月間初次前往南京,直到最近上海商人訪問蘇州為止,非武裝的外國人,或單身或結伴,曾屢次進入太平軍的前哨陣地,他們毫無例外地都得到了太平軍的和平接待。同時,也有一些心懷偏見、抱著敵視態度去訪問的外國人,在訪問他們(太平軍)之後,反被他們的友好所感動,變敵意為善意了」。

太平天國計定以宗教形式,影響公眾輿論,從而迫使西方國家保持中立,不要干涉中國,也採用了通商和友好往來等方式,確實取得一些成效。

怡和洋行站在商業利益上,於1862年2月27日從香港發出商業報單中,提出反對干涉太平天國,洋行的建議是:「我們的利益全靠嚴守中立,今日不但不推行此種政策,且如我們前次通報所說,英、法陸海軍與清軍聯合,由兩國提督率領,進攻六千太平軍……如果一直堅持這一自殺政策,結果所有貿易即便不遭到毀滅,也將遭到嚴重的阻撓,這種做法只有激怒一個絕不可輕視的對手而已。」

上海英國領事密迪樂在他致外務大臣羅塞爾的長函中,也強烈地反對英國干涉太平天國,他說:「有人曾經爭辯說:『太平天國的友好態度是偽裝出來的,要是他們覺得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戰勝我們,他們就會來攻打我們。』我的回答是:縱然如此,那麼太平天國跟俄國、法國、美國有多少不同?這些國家對待英國和平有禮的態度,是由於單純的友誼?還是由於他們政策的緣故?他們一旦獲得攻擊我們的有利機會就會來攻擊我們嗎?」

艾約瑟等人的意見,可以代表部份傳教士的看法。怡和洋行是當時中國首家外國商行,他的意見,可以代表英國在華商人的態度。而密迪樂則是被稱為最熟悉太平天國情況、最有才能的英國在華外交官。由此可知,太平天國以宗教等多種形式,爭取諸國不干涉中國是有成效的。

本文留言

作者皇甫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