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紐約IPO 現金貸惹爭議

【看中國2017年9月24日訊】繼眾安在線衝擊H股後,中國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趣店」9月19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計畫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就在上市前夕,趣店被曝違規給學生貸款。

依據和訊財經網表示,從校園貸到現金貸,趣店一直從事的是業內較有爭議的業務。雖然相關業務飽受市場的質疑和監管關注,但趣店卻依靠現金貸業務盈利頗豐,2016年趣店盈利5.76億元,2017年上半年盈利9.73億元。分析人士指出,趣店高盈利態勢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用戶未規避學生群體

招股書顯示,趣店股票代碼為「QD」,擬最高籌資額為7.5億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花旗、中金、瑞銀為本次上市的承銷商。在趣店董事和高管中,創始人及CEO羅敏持股比例為21.6%;A股上市公司崑崙萬維子公司持股比例為19.7%;鳳凰祥瑞、國盛金控控制主體持股比例為19.7%;VC投資者源碼資本持股比例為16.1%;螞蟻金服子公司持股比例為12.8%;VC投資者藍馳創投持股比例7.2%;員工激勵持股信託持股比例2.8%。趣店(原名:趣分期)成立於2014年4月,最初瞄準的是大學生消費分期市場。在校園貸被監管封殺後趣分期開始轉型做現金貸業務,並在2016年7月更名為趣店。目前,趣店推出兩款App,分別為趣店和來分期,其中,趣店提供商品分期、來分期提供現金貸業務。

雖然趣店已經宣布停止校園貸業務,但有消息稱,趣店仍違規給學生放款。9月19日,有媒體稱,大四學生張麗(化名)在趣店申請到了1500元的借款額度,趣店並未向她核實過學生身份。

趣店用戶註冊協議也未規避學生群體。用戶註冊協議中提到,「如果用戶在18週歲以下,只能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參與下才能使用本站」。

此前,監管層多次發布相關通知,禁止網貸機構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表示,在主管部門叫停校園貸後,還有部分平臺繼續違規經營校園貸業務,並不是風控存在問題,而是這些平臺在綜合考量被查處的風險和可獲得的收益後,認為被查處的可能性較低,行政處罰可能不高,因此做出了這樣的市場選擇。在王德怡看來,任何業務都有風險,只要收益可觀,風險可控,平臺不會輕易放棄某一領域的業務。

依靠現金貸扭虧轉盈

依靠現金貸業務,趣店的業績增長迅猛。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7年二季度,趣店集團註冊用戶數約4790萬。今年上半年,趣店總收入為18.3億元,而2016年全年總收入14.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二季度,第一大收入來源金融收入佔趣店總收入的83%,較上一季度增長19%,較上年同期增長288%。

2015年,趣店曾虧損2億多元,2016年扭虧為盈,淨賺5.76億元,今年上半年,淨利潤攀升至9.73億元。

有用戶表示,來分期此前利率曾高達60%。該用戶稱,今年1月,曾在來分期借款2500元,借款期限為1個月,總共服務費為125元,折合綜合服務費高達60%。在監管機構的關注及治理下,目前趣店綜合服務費已經降至36%。

高盈利模式恐難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風控還是獲客,趣店高度依賴螞蟻金服。在風控方面,依靠芝麻信用分以及淘寶收貨信息等進行審核。在獲客方面,招股說明書披露,支付寶作為中國領先的網路及移動端支付服務提供商,為公司在各個界面提供了用戶導入埠,進一步促進了用戶的高速增長。

在分析人士看來,趣店高盈利模式恐難持續。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從業務本身和行業的角度來看,這種增速很難持續:一是業務規模已經比較大,繼續維持高增長對資金、客源、新場景等有很高的要求,從戰略角度看,業務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應主動放慢速度,夯實風控基礎,留出更充足的時間檢驗風控模型的有效性;二是行業層面,消費金融業務開始逐步迎來監管介入,現在通行的很多獲客模式、獲取資金的模式都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給企業的增長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此外,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趣店與螞蟻金服的合作也有到期風險。據悉,來分期與支付寶在今年8月重新簽訂了合作協議,來分期需要與其他平臺一樣向支付寶付費獲客,在成本方面也恐將上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