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上千億身價的央企整合後成為萬億市值的「巨無霸」。(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7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央企業簡稱央企,長期以來在中國經濟成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產生了巨大的危害。今年初有官員透露,年內央企數量將被壓縮至100家以內。原本已是上千億身價的央企新一輪整合開始,很有可能一夜之間成為萬億市值的「巨無霸」。美國前財長保爾森認為,正是這些國有企業在傷害著中國經濟。
7月27日,大陸官方公布《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今年年底前,國資委監管的101家中央企業必須全都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
公司制改革,就是把原來按《企業法》註冊的國有企業,改為按照《公司法》公司制註冊的國有企業。首先,在承擔的責任上,企業制下的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承擔無限責任;公司制下的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按照所佔股權比例承擔有限責任。其次,經營主體有變化,企業制下,是不完全的市場主體,政企不分。目前101家中央企業,下屬有近萬家子企業。
煤電、鋼鐵和重型裝備等領域的央企,正在醞釀新一輪超級合併。目前,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仍在停牌,7月3日晚,兩家公司雙雙申請繼續停牌一個月,公告均稱,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交易對方為能源行業大型國企,標的涉及能源行業資產。當天,中國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對傳聞回應稱:「還在推進當中。」
目前在中共政府主導電價的情況下,煤炭企業與電力企業分居蹺蹺板的兩端。而神華集團因其煤電聯營的策略,將會是此次煤電行業整合的基本方略。
據《華夏時報》7月29日報導,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稱,「如果神華與國電集團重組方案一旦確定,華能、大唐、國電、國電投,及中核、中廣核等電企之間開展同業整合的可能性會更大。」
其實國家電投完成上一輪重組剛剛2年時間。2015年6月,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重組組建了國家電投集團,一個橫跨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能源新巨頭由此登場。
截至今年4月,作為全球最大煤炭企業的神華集團,總資產達1.0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國電集團資產總額超過8,031億元。據此估算,兩家集團將合併出一家總資產超過1.8萬億元的「巨無霸」。
中國的國有企業(央企是屬於中央直接管轄的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國企腐敗案件帶來的破壞力也令人觸目驚心。今日的中國國企已成中共權貴把持的既得利益集團,因為國企高管具有雙重身份,既是企業中的負責人,又受中共中央組織部所任命,並受國資委管轄領導。因深厚的政治背景,在各自的領域形成獨立王國,於政商兩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成割據之勢。
國企及央企曾發揮了它們的政治功能,也產生巨大的危害,導致出現嚴重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問題。據歷史數據顯示,到九十年代後期國企給商業銀行造成的貸款損失達3萬億元,其中既有經營失敗,更有財富的隱蔽轉移,正是這個3萬億元造就了中國第一代權貴暴發戶。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共政府出臺了「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畫,配套的信貸資金大都投入到央企和國企身上,民企難涉其中。
此前,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Hank Paulson)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談論中國經濟時表示,中國的國企真正參與市場競爭之前,想讓經濟某些關鍵領域發揮市場的有效性是比較困難的。地方政府和國企的債務問題拖的越久,對經濟造成的真正傷害就越大。
國企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280%,並且在持續上行。而中共政府仍然控制著戰略性領域大部分的股權,並且不願意允許私營企業參與競爭。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加重,財政收支壓力加大。國有企業債務過高,和地方政府債務,是目前系統性金融風險存在的兩個點,被地方政府、國企佔用的資金,未來應該更多地釋放到實體經濟、有績效的經濟部門。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