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民粹主義高張衝撞央行決策(圖)
美聯準會主席葉倫強調央行獨立性(網路來源)
【看中國2017年3月5日訊】在歐洲、美國等地區,民粹主義高漲,中央銀行也成為眾矢之的。
如今,各國央行的獨立性正在面臨考驗,屢遭政治攻擊,因為其內部充滿未經民選的技術官僚、卻又握有影響數百萬人經濟命運的權利。央行制定利率政策的權利因而遭遇挑戰,甚至被迫接下政治任務。
在美國,2016年初一份試圖審計美聯儲的法案以微弱劣勢被駁回。美聯儲被審計意味著日常貨幣政策決定都必須受到國會評估。而在總統選戰期間,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指責美聯儲主席耶倫將美聯儲決策政治化。據彭博報導,當前美聯儲制定利率的許可權,已成為眾議院共和黨籍議員攻擊的目標,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韓沙林便認為,央行擁有的制定政策的權力越大,透明與問責的程度越低。
在歐洲,民粹主義者抨擊非選舉產生的歐盟官僚和獨立歐洲央行的呼聲更加高漲;在英國,工黨財政大臣約翰麥克唐納爾要求對利率實施「民主控制」,暗示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有迎合金融機構之嫌。在德國,眼中只盯著9月國會大選的德國政治人物,也不時向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指手畫腳,指點德拉吉可以怎麼做,要求歐洲央行升息,以應對國內景氣循環,但此時歐元區多數國家仍遭遇兩位數失業率的困境。
央行面臨的威脅並不侷限於利率政策,去年印度政府祭出廢鈔令,宣稱是為了掃蕩腐敗,但這麼重大的貨幣政策改革,央行似乎被晾在一邊。印度央行前總裁拉詹在任期最後幾個月也曾力抗政府,當時政府提議動用央行資產負債表來資助商業銀行業者重整資本結構。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古德哈特表示,若央行跟民意代表衝突,央行會輸,央行獨立性的界限已經發生問題,大家很可能回到由政府制定短期利率的世界。彭博資訊指出,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民,紛紛向央行官員施壓,有些央行實質上已經放棄法令賦予的自主許可權。
隨著民粹主義運動的得勢甚至進入一些國家的政府,他們的抱怨遲早會轉化為政策方案,進而可能改變央行、財政部和立法機關之間的關係。2017年的一個大問題是這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或者說,面臨即將到來的民粹主義攻擊,央行獨立性是否應該得到捍衛。
針對中央銀行的各種批評包括量化寬鬆(QE)和低利率有利於富人論;特殊的信用政策有利於銀行而對經濟沒有實際幫助論;密切關注通脹導致其他目標(如保持充分就業和遏制不平等性)無法實現論等。
有些政府很可能很快就會要求在基準利率和央行資產負債表方面獲得更大控制權,並要求央行處理收入及財富分配不均等政治任務。
如果我們相信中央銀行應該在追求貨幣政策目標的過程中免於短期政治干預,那麼一個應有之義是實施改革讓貨幣、財政和金融當局之間進行可民主問責的協作。這可能要求政府的其他部門被授予更大程度的獨立性,在公共監督的條件下追求可量化的明確目標。
中央銀行在經濟決策中扮演著主要角色,但財政政策已經歸來,部分原因就在民粹主義壓力。未來挑戰——其中歐元區所面臨的挑戰尤其艱鉅——是確保貨幣和財政政策有效、合法。民粹主義方案也許是魯莽的,但民粹主義所認識到的央行問題是實實在在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