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中國通脹風險全面升溫(圖)


中國通脹風險全面升溫(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2月7日訊】獨立經濟評論家葉檀在東方產經「滬港論檀」專欄表示,雖然當前中國居民並沒有感覺到通脹的到來,但實際上中國的通脹已經在路上,全面通脹風險大升。生產領域價格已經發酵,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增速迅速走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PPI同比上漲5.5%,創2011年9月以來最高,環比上漲1.6%,環比連續6個月正增長。

從分項數據看,中國生產領域的通脹主要受黑色金屬冶煉、煤炭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有色金屬冶煉等推動。原因容易理解,在中國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的指導下,大陸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工業行業品價格大幅上漲。比如焦炭價格、焦煤期貨價格年內漲幅均超過200%,動力煤價格翻一番,鋼鐵價格幾乎翻一番,再也不是之前的白菜價。

2017年會延續去產能、維持原材料高價,「三去一降一補」仍然是今年中國經濟的主要任務,供給減少將繼續為工業品價格提供支撐。今年中國的經濟工作重點是抑制資產泡沫,防範系統性風險,因此前些年吸納大量資金的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冷卻,股市暴漲的機率也不是太大。

大陸超發的巨量資金必然尋找新載體,去產能下的工業品就是這一新載體。巨量資金集中進軍某個領域,該領域產品價格就大漲特漲。2015年中股災後,A股市場吸納資金的能力下降,像一塊再也吸收不了資金的海綿,巨量資金尋找新的蓄水池,先進軍一線樓市,再進軍二線樓市,所到之處房價欣欣向榮。隨著人民幣貶值,也有一部分資金選擇出境,香港保單、海外房產等出境手段炙手可熱,直到中國採取措施進行遏制。

2016年期貨市場承擔了分流資金的作用,從化工品到黑色系,再到棉花等輪番大漲。從過往形勢看,農產品領域尚未充分爆發,隨著中國抑制資產泡沫的推進,這個領域很可能成為巨量資金進軍的一個方向。也就是說,農產品領域的通脹即將爆發。

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甦,以及美國等財政刺激政策的實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走強。受限產協議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也延續強勁勢頭。自2016年1月以來,IMF全球初級產品食用品價格指數、能源價格指數,以及工業原料價格指數均呈現上升趨勢。今年人民幣匯率震盪走弱的概率較高,進口價格也將持續上行,推動原材料出廠價格,形成輸入性通脹。

中國生產領域通脹已成為現實,今後不只是生產領域,消費領域的通脹也將高企,CPI將進一步上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CPI同比上漲2.1%,環比上漲0.2%,2016年全年同比上漲2%。12月CPI上漲主要是受鮮菜、能源等因素影響,由於漲幅不是非常大,因此普通居民對通脹的體驗不是很強烈。

受中國過年的影響,鮮菜、肉蛋等食品將出現季節性消費旺季,價格將進一步走強。此外,受母豬存欄低位影響,豬肉供給將繼續收縮,豬肉價格也將繼續上漲。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的上漲已經開始傳向下游,CPI中交通工具用燃料的價格同比增速已經由半年前的-11.5%飆升至12月份的10.6%。中國生產領域的通脹已經開始傳導給消費領域,未來這種情況仍將延續。

全球通脹壓力也在上升,花旗通脹指數衡量實際通脹相對於市場預期的差異度,據2月初數據,於亞太地區,「花旗通脹驚訝指數」創出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歐元區則是2011年10月以來最高,新興市場則是2012年5月以來最高,這是過去5年從未出現過的狀況,而全球經濟還沒有到達通脹所顯示的高位。

全球主要央行大發貨幣,現在顯示出了威力。如果今年油價等上升,全球通脹壓力就像不斷膨脹的汽車。國際市場通脹壓力上升,大陸市場通脹從生產領域傳至消費領域,2017年貨幣購買力會進一步下降。在這個時代,誰還會去存一大筆錢等著貶值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葉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