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人情味的中國人(圖)
中國人特別講究人情,所謂盡地主之誼。早在《左傳.哀公十二年》記載:「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意思是說,諸侯的會見,事情完畢,盟主禮賓,所在地的主人饋送食物,以此互相辭別。
來到海外,我輩多浪跡天涯,實難為地主之誼。但還是講究「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講究略表心意。中國人還把「他鄉遇故知」當做人生的一大喜事,與久旱逢甘露、洞房花燭夜與金榜提名時相提並論。這是做人的真性情,人們盼望著久旱的甘露,生命的伴侶,事業有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宋代詩人汪洙寫的這首《四喜》詩,在明朝年間被編人通俗塾書中,在民間廣為傳誦。總之,中國人講究人情,仁義。這一份情義可以讓人感覺到溫暖。
鄉愁,是每個人揮之不去的情愫,見著故人來,怎能不心生歡喜!朋友,是人一生的陪伴與支持,讓我們的心靈產生一種共鳴與和諧,無論是淡淡之交還是生死之交,都讓人感覺「德不孤,必有鄰」,還有人說:「一生得一知幾足矣!」
無論是朋友還是老鄉,都需要我們用真心去維護。「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有一次,我在紐約機場送機。取票的時候,人們排了長長的隊。有一位老兄帶的行李多了,超過了坐飛機出行的規定。他在隊伍中不斷的尋找著中國人,終於跟一位行李不多的年輕小夥子搭上話,他面露難色:
「您好!我行李超了,您能不能幫我帶一件行李?我給您錢!」
我當時替這位老兄捏了一把汗,我擔心他會被拒絕,也擔心小夥子想賺一筆。因為中國人來到美國,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生活環境的不適應,似乎人情味都變得淡了。老外做為真正的地主,表現非常紳士,他們尊重勞動,總是會非常禮貌的支付報酬。而恰恰是中國人,有時達到了一種「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沒想到這個小夥子笑了笑說:「錢倒不用了,箱子裡沒有違禁品吧!」
這位老兄釋然:「絕對沒有!」於是,一筆「交易」就這麼做成了。
這位老兄感激地說:「謝謝啊!不好意思東西買多了,取了票存了行李過了這一關就行了,我登機再託運。」小夥子接過他的一個行李箱:「好啊,不客氣!」
大家也都為他們高興,覺得這位小夥子挺義氣的。雖然屬於矇混過海關,但終究無傷大雅,也是急人所難啦。
傳統的中國人講究「仗義行仁,扶危濟困」,講究「重義輕利」,認為「錢乃身外之物」,多積陰德才會有福報。一個真正的君子,無論身在何處,都會保持著「仁義」這一傳統吧!中西方文化雖然表現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處。而中共治下幾十年,顛覆著傳統做人的理念,政治運動更是無情地摧毀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甚至毀滅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信賴和家庭的溫暖,讓人痛心疾首。
願我中華大地,待中共解體之後,全面復興傳統文化,處處可見古道熱腸、與人為善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