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或正在對人民幣匯率做測試評估
【看中國2016年11月23日訊】11月23日,人民幣中間價經過數日連續下調現報6.8904,創近八年半新低。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管濤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在這種極端的市場環境下,沒有辦法預判人民幣匯率具體的水平在哪裡,央行也要進行測試、評估。當匯率波動造成市場出現劇烈的波動和恐慌,不排除央行會去幹預。
「現在的匯率是有管理的浮動,不是完全的市場匯率,而且這是一個新的匯率機制」,管濤認為,所以沒有辦法預判具體的水平在哪裡。現在看來央行好像還是比較淡定的,看到人民幣連破幾個重要的技術關口。我們不知道央行是不是有一個默認的目標要去捍衛,要去影響這個市場的走向。
管濤表示,市場匯率是不可能穩定在均衡匯率水平上的,而只會圍繞均衡匯率水平上下波動。當市場普遍看多的時候,它就會選擇性地相信利好的消息,那麼這種情況下,市場匯率會相對均衡匯率是過度升值的,就會形成高估;反過來,市場普遍看空的時候,它會選擇性地相信利空的消息,就會造成市場匯率相對均衡匯率過度貶值,形成匯率低估。
不過,從長期來看,管濤表示,經濟見底的時候就是匯率見底的時候。
自從川普(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受美元指數持續大漲施壓,人民幣連連下跌,連續失守6.70、6.80等整數關口。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上週下跌1.11%,創年內最大單周跌幅。
管濤認為,十月以後這一輪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很明顯是跟今年2月份以後確立的匯率中間價的報價機制是有關係的。它一部分反映了國內外匯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交易價格相對中間價的貶值;還有一部分反映了十月以後外部美元匯率的走強,由於美元走強,通過我們新的匯率中間價的定價機制也導致人民幣對美元的走弱。
管濤最後表示,匯率天然具有外部性,因為它是關係到兩種貨幣比價關係,匯率政策因此成為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內容。很多人猜測今年2月份G20的上海會議上,大家在匯率政策上達成了一個默契,避免競爭性的貶值,即所謂「上海協議」。恐怕以後隨著由於經濟走勢的分化,由於貨幣政策的分化,匯率政策的協調仍然會是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一個重要內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