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屢獲諾貝爾獎?(圖)


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博士。(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0月18日訊】2016年,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博士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日本人連續三年獲得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大隅也成為第25個獲得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包括兩位獲得美國國籍的日本人)。這一數字超過了英國、德國和俄羅斯,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諾貝爾獎大國。

日本2015年人口1.27億,GDP為4.12萬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諾貝爾獎大國,這樣的成就顯然讓日本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湯森路透評選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中國媒體上,我們見到最多的是日本「失去的20年」,經濟衰退、創新能力喪失。當我們唱衰日本,把房地產視作暴富機器的時候,日本人卻痛定思痛,把財力人力和精力投向了科技創新領域和基礎科學領域。

也就是說,在日本經濟衰退的表面現象之下,隱藏著一個被低估的日本。早在1995年,日本國會就通過了《科學技術基本法》,其後制定了多個5年計畫,比如第一個基本計畫(1996-2000年)、第二基本計畫(2001-2005年)。日本試圖通過這些戰略舉措,將日本建設成為能夠創造知識和運用知識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國家。

2001年3月,在第二基本計畫(2001-2005年)裡日本明確提出「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今年1月22日,日本內閣審議通過了《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2016—2020)》。該計畫提出,未來10年把日本建成「世界上最適宜創新的國家」。為此,日本政府未來5年將確保研發投資規模,力求官民研發支出總額佔GDP比例的4%以上,其中政府研發投資佔GDP的比例達到1%(按GDP名義增長率年均3.3%計算,日本政府5年研發投資總額約為26萬億日元,約合1.45萬億人民幣)。

日本的「工匠精神」與德國的「工匠精神」共同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堅實基礎。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將這件事做到極致。有一項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貨幣上印的都是政治人物或者開國領袖,而日元紙幣印的卻是日本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科學家。日本科學家始終如一的勤奮刻苦、堅韌不拔的工作精神是日本人在很多領域迅速追趕歐美發達國家甚至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人自由獨立研究也是研究領域不斷出成果的關鍵。

日本的大學教授和研究所人員申報課題的渠道和形式,實際上是課題註冊制,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保障其數年的研究。數年如一日,可以自始至終、紮紮實實地搞科學研究,不必特別公關和費心的經費申請渠道,不受外界的干擾,沒有政黨干預,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境為獨立自由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經濟實力的比拚,從來不靠GDP,而是靠技術話語權和產業鏈掌控力。當一國經濟無法再靠生產廉價產品推動時,創新就應該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之上。日本人追求的創新,不僅僅是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科技創新,還往往是企業創新、管理創新及制度創新。

任何創新都需要一個有利于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大環境,如果創新侷限在一個框框內打轉,所謂的創新只能淪為空話。創新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前提是放寬言論表達的限制。沒有思想和言論自由,很難激發一個社會真正的創新能力。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曾說:「開放經濟的同時封鎖言論自由的國家,終究會付出代價。那些想要經濟開放卻限制表達自由的國家,終究也會付出代價。這會扼殺創新性和企業家精神,而它們則是可持續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日本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雖然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數歐美國家一樣,正在走向老齡化,但擁有7000座島嶼,1.27億人口的日本絕不是一個沒有創造力,正在衰竭沒落或者說一無所有的國家。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經歷過日本佔領新加坡、日本在二戰中的毀滅以及不屈不撓重新取得輝煌的時期。李光耀生前認為,不把日本當回事是「愚蠢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作為經濟增長引擎引領全世界,但在之後的20年,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日本經濟出現衰退,但日本並沒有陷入真正意義上的衰落。

正如牛津大學名譽校長彭定康所言:「自2002年以來,日本人均收入增長高於美國和英國;即便在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年份,失業率也從未高於5.5%,2012年底的失業率為4.1%;社會凝聚力依然強大;通過巨額海外投資,日本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面向全球。日本目前仍然以相當大的優勢,保持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從平均水平講,日本國民的富裕程度是中國公民的8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蔡慎坤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