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流傳的一句話折射出經濟真實寫照(圖)
「印鈔崛起,金融獨秀,實幹誤國,炒房興邦」,嘲諷折射出中國經濟真實寫照。(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6年09月0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實體經濟全線潰敗,商業店舖實體店關閉潮遍及中國大陸,中南海智庫報告稱未來更多的實體商業店舖還會加快關閉。同樣外資也在奪路而逃,紛紛出售中國業務撤出大陸。
中國大陸民間正流傳一句話,「印鈔崛起,金融獨秀,實幹誤國,炒房興邦」,略帶無奈的嘲諷折射出中國經濟現下的真實寫照。
中南海智庫報告顯示實體商業店舖加快關閉
中國人休閑方式是週末到大商場逛街,走累了喝茶吃飯,下午再看個電影。曾幾何時,這一模式頗為被推崇成為商業地產的經典模式,受到許多城市的複製。但是,現在很多購物商場人流冷清,甚至不得不關門結業。
事實上,經濟下行和店舖房租上升較快等因素疊加,許多實體店早已運營困難。實體店舖倒閉背後原因複雜,但有一些與地方政府盲目建設商業地產綜合體,造成嚴重過剩有關。
9月5日,被稱為中南海第一智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共同發布《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未來5年內,中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3將關閉。
據藍皮書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購物中心近4000家,是美國的3倍之多。另外,據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諮詢中心預測,十年內還會有7000家購物中心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大陸的購物中心將超過1萬家。
根據藍皮書,未來更多的實體商業店舖還會加快關閉。做出這一判斷的基礎是,目前實體店舖的嚴重過剩,且大量在建。
哀鴻遍地的百貨業店舖不斷倒閉
近日,很多知名實體店舖在陸續關閉,百貨增長乏力的情況還在持續。可以預見的是,2016年百貨業關店潮將繼續蔓延,由於業績大幅下滑、回天乏術且轉型方向不明,將有更多的百貨店不得不選擇閉店。
「外資百貨第一店」百盛日前發布盈利預警,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將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100%,原因直指中國消費意願疲弱。與此同時,新華百貨、海航基礎、三江購物等6家在A股上市的百貨公司也發布了半年報,淨利潤全線下滑,其中新華百貨下滑幅度高達七成,而下滑的原因也毫無例外的歸結於「市場環境及消費低迷」。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調查的80家規模較大百貨企業,2015年銷售總額同比增長9.3%,利潤總額卻下降12.05%,銷售利潤率下降19.53%,業績不振無法改善帶來的壓力直接導致關店頻頻發生。
外資也在奪路而逃紛紛出售中國業務
同樣外資也在不斷撤出中國大陸,與麥當勞高調地將中國門店打包待價而沽不同,另一個具有標誌意義的美國快餐連鎖巨頭肯德基,則是出人意料低調地出售了其中國業務。近日,肯德基、必勝客的母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百勝餐飲集團宣布,百勝中國將從百勝餐飲集團中分拆,這意味著百勝餐飲集團已經將肯德基、必勝客中國市場部分運營業務出售。
今年以來,外資在毫不猶豫地撤離中國:
1月26日,北京松下控制裝置有限公司決定終止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並撤離中國。
3月23日,諾基亞宣布將其上海工廠的製造業務轉讓,至此,諾基亞已經全數關閉了北京、東莞、蘇州和上海的四座工廠。
3月30日,日本東芝向美的出售包括冰箱在內的白色家電業務。
4月中旬,天津三星光電子有限公司傳出大裁員的消息。
5月底,全球最悠久的半導體生產企業、美國矽谷的基石快捷半導體有限公司通過出售撤離中國市場。
外資撤離事件諸多不能一一例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外資的統一行動,是因為他們觀察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與經濟狀況,想起了他們在日本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中國民間嘲諷折射經濟現狀
日本一位著名學者幾年前在中國訪問時,對比中日兩國的房地產市場與金融風險的問題時曾說,以中國經濟體量和房地產的規模而言,如果中國房地產出問題,其後果比當年的日本要恐怖得多,那將是海嘯級別的。
中國大陸民間正流傳一句話,「印鈔崛起,金融獨秀,實幹誤國,炒房興邦」,折射出中國經濟現下的真實寫照。
2015年,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加了17.36萬億元,折合美元約2.61萬億元,對照世界前20大經濟體2014年和2015年的GDP數字,中國一年的印鈔量:=0.63個日本=0.78個德國=0.92個英國=1.08個法國=1.25個印度=1.44個義大利=1.47個巴西=1.68個加拿大=1.89個韓國=1.97個俄羅斯......
如此無節制印鈔,將導致虛擬經濟無限膨脹,實體經濟極度萎縮。實體經濟只能讓位於泡沫化的房地產和銀行金融業,一個幾萬人的工廠一年掙的錢,還不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買賣幾套房子來錢容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