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府想用1.6萬億救東北地區經濟

【看中國2016年08月29日訊】近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確了為提振東北經濟而規劃的137項重點工作和127項重大項目。此文一經發出,各方紛紛解讀。在引發各方面高度關注的同時,大陸媒體出現了「國家又給了東北1.6萬億」解讀。有官方人士表示,此說法為誤讀。

最早提出1.6萬億這個說法的的是發改委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5月10日,周建平在「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上曾介紹,近三年的滾動計畫中初步計畫有130多個項目,涉及1.6萬億元的投資。

發改委對媒體所稱「國家又給了東北1.6萬億」這個說法如此敏感並及早回應,就是因為中共政府十多年來已經在東北地區投入巨額資金,但其成效不彰。最近有關部門發布的各地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東北三省的相關數據在全國墊底,反映出東北經濟發展現狀以及前景面臨著嚴峻形勢。

東北三省作為中國的重工業生產基地、糧食生產基地、能源生產基地,國企佔據絕對地位,東北三省國有企業資產佔比均達到或超過50%以上,而現在國企正在成為東三省的累贅。

有評論認為,國企改革不能破題,振興就無從談起,這不是靠上多少基建項目或者資金扶持就能解決,體制是癥結,關鍵是國企,根本是利益。

今年7月初,有業界人士刊文分析認為,造成東北今天惡果的原因是計畫經濟和國企思維下的遺毒。該文表示,國企、央企等公有制經濟沿用的是典型的官僚等級制度,這種制度一旦佔據主導地位,就會令民眾產生崇拜權力且懶惰的德行,而且瞧不起個體戶等私營經濟體。

另外,東北的經濟結構實在太單一了,單一到所有東北人至今還陷在「計畫經濟」中吃國企大鍋飯的時代。而這種國有體制對私營經濟的活力擠佔是強大而粗暴的。而國企就是低效、腐敗和虧損的代名詞。據悉,2015年國有經濟佔比中,遼寧超過30%,吉林超過40%,黑龍江超過50%,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