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呈異象警示人君的天人觀(圖)

——天人感應學說

 2016-07-03 06: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明清皇帝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天壇,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祭祀建築群。(網路圖片)

天人感應」是指人與自然萬物同類相通,相互感應。正如《易經》上所講,如一個人心性潔靜,那麼就可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上天賜禹《洪範》九疇

天人感應思想源於《尚書·洪範》。從前,鯀堵塞洪水,胡亂處理了水、火、木、金、土五種用物。上帝震怒,不賜給鯀九種大法,治國的常理因此敗壞了。後來,鯀被流放死了,禹於是繼承興起。上天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的常理因此定了下來。

九種大法包括: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計時方法);建用皇極(君王的法則);乂用三德;明用稽疑(用卜決疑);念用庶征(天降徵兆);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君王之所視察,就像一年包括四時;卿士就像月,統屬於歲;眾尹就像日,統屬於月。假若歲、月、日、時的關係沒有改變,百谷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傑出的人才因此顯揚,國家因此太平安寧。假若日、月、歲、時的關係全都改變,百谷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傑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百姓好比星星,有的星喜歡風,有的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就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就要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孔子作《春秋》

孔子作《春秋》,認為災異是國君失德而引發的。孔子曾說:「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又勸國君「正刑與德,以事上天。」《春秋》之所以重災異,是因為孔子認為天人之間有感應關係,人類的行為會上感於天,天會根據人類行為的善惡邪正下應於人,天下應人的方式即是用災異來譴告人,使人反省改過。

《中庸》中有段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意思是說:極端真誠可以預知未來的事。國家將要興旺,必然有吉祥的徵兆;國家將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現象。呈現在卜筮之著草龜甲上,表現在舉止威儀態度上。禍福將要來臨時,是福可以預先知道,是禍也可以預先知道。所以極端真誠就像神靈一樣微妙。

天人感應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論。他應漢武帝之對策云:「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董仲舒答道:「臣小心查考了春秋的記載,根據前代事來看天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覺的很值得敬畏。國家將要發生違背天道的壞事,天就先降下災害來譴責、告誡他;如果不知道醒悟,又顯示一些怪異的事情來警告他;仍然不知道改變,而後災禍才來到。由此可見,天對人君還是愛護的,而且要替他來防止災禍。只要不是十分無道的時代,天總是要扶助和保全他的。……」

古人把日蝕、地震、火災、水災等陰陽不調而引起的災禍視為天譴,《漢書》認為,天譴之因是「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

《春秋公羊傳》何休注曰:「旱者,政教不施之應。先是桓公無王行,比為天子所聘,得志益驕,去國遠狩,大城祝丘,故致此旱。」

《後漢書》中記載:「國大旱,冤獄結」。史書中對水災的產生有很多的論述,如小人專政弄權,妒忌賢者,褻瀆神佛都會導致水災,地震是五行失調的結果,與暴君暴行、大臣專權相關。

責任編輯: 李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