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民如子 蘇東坡的大寫人生(圖)


蘇東坡最大的政績在於他的愛民如子。(網路圖片)

蘇東坡一生從政,算是挫折的,而失敗的原因,卻在於他愛民。他反對新法,因為他在地方任職時,親身體會到每一項政策,都會牽動老百姓的生命,大意不得,所以他反對新政,說新政「不便民」,反對操之過急。新政推行十年,受挫,司馬光以垂老之年主持政務,行政主軸在盡廢新法,東坡也以為不妥,因為十年新政,百姓已習以為常,如果廢除,無疑是另一次擾民。就這樣,東坡的政治生涯便一再的遭遇貶謫,注定失敗,但這都是因為他愛民的原故。

東坡愛民的例子不少。東坡到錢塘的時候,有老百姓投訴欠人綾絹賬款二萬錢,沒辦法償還。東坡叫這人來,問他為什麼不還錢。回答道:「我家是製造扇子為生的;不幸,父親剛剛去世,而且過年以來,一直都在下雨,天氣涼,扇子沒人買,本錢回不來,所以還不了債,不是存心要拖久的。」東坡先端詳了好一回兒,心裏盤算如何幫助這個人。然後對這個人說:「你試著將扇子拿來,我想辦法替你促銷一下。」沒多久,扇子拿來了,東坡先生從中選了二十把白色夾絹的扇子,就大筆大筆地書畫起來,不多久,扇面上儘是草書、行書,山水、竹石等畫作,就拿給這個人,告訴他說:「你快點拿去賣,賣了錢還你的債務。」那個人抱著這些扇子,十分感動,連番致謝,就告辭出去了。才剛出了府門,就有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爭著要以一千錢一把的代價來買這些扇子。一下子所有的扇子全都賣光了;晚來的人,買不到,都感到很懊惱。這個賣扇子的於是就這樣還清所拖欠的所有債務。整個錢塘都覺得不可思議,有的還感動到流下眼淚哩!

蘇軾任杭州知府時,自掏腰包,用五十兩金補助公庫,在城中設置病坊,取名安樂坊,以和尚當主持,兩三年之間,醫好上千人。後來兩浙漕運大臣也仿傚這個做法,凡是病坊的醫僧,三年期限,所醫達到一定數目,就賜給紫衣及道牒,並改名為安濟坊。

宋朝洛陽的牡丹,天下有名。牡丹花盛開的時候,地方太守會舉辦萬花會。宴會的場所,用牡丹花作為屏帳。甚至在屋的樑柱及斗拱,都用竹筒貯水,用來插花展示,所以一抬頭,看到的都是花。而揚州則盛產芍藥,蔡京任淮揚知州的時候,也仿傚洛陽的做法,舉辦萬花會。從此之後,年年依循舊習,老百姓相當困擾。元祐年間,東坡到揚州任官,剛好也遇到花開季節,辦事的吏員向東坡報告這原來的慣例,東坡裁示停辦,所有人都十分高興,真是歡欣鼓舞。東坡寫信給王定國的時候,說:「辦一次花會要用成千上萬的花朵,辦事官吏,藉機從事不法,貪污圖利,我已將它停辦了,雖然有點大殺風景,但也省去許多不良的效應。」這是東坡的愛民表現。

傳說建中靖國年間,東坡從海南島回北方,打算定居在陽羨。當地的讀書人和官員,還有顧忌,不敢和他交往。只有邵民瞻拜東坡為師,向他學習。東坡也很喜歡這個人,時常和他一起撐著枴杖走過長橋,去拜訪山中的高人。邵民瞻替東坡買了一棟住宅,大約五百緡,東坡掏光所有積蓄,也只能勉強應付而已。喬遷後,大約過了幾天。一個夜晚,東坡和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到了一處村落,聽到有一位老婦人哭得很悲傷。東坡不忍離開,說:「奇怪了,這婦人為什麼哭得那麼悲傷呢?難道有什麼難以割捨的事令她這麼傷心嗎?我要問一問她。」於是和邵民瞻推門進去,發現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看到東坡一行人仍舊自顧哭個不停。東坡問老太太為什麼這麼哀傷?老太太說:「我有一間房子,是家傳祖屋,已相傳百年,一直保存到現在。但我兒子不肖,竟然將它變賣,我才搬到這裡來。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心裏不舍,所以我才在這裡哭泣。」東坡感到非常難過,也十分同情這位老太太的遭遇。同時,就問她的老房子在那裡,原來竟是東坡用五百緡所買到的那一間房子!於是再三的安慰老太太,並且對她說:「老太太,您的房子是被我買了,您不必太難過,我理當將這房子還給您老人家。」於是就叫人拿來屋契,在老太太面前燒了。同時叫她兒子第二天迎接母親回老家去,也不向他討回五百緡。東坡於是就回到毗陵,也不再買房子,暫時借住顧塘橋孫氏的房子。這一年的七月二十八日,東坡就病逝於借住的房子中。同樣傳說,也有說是在東坡四十九歲常州時,可能東坡自己低調不張揚,所以時間久了,就有點模糊了。

東坡如此愛護百姓,連政治立場不同的人也不能否認。有一個曾旼,剛免去州學教授的職位,路經真州,遇見呂惠卿。惠卿問他蘇軾是怎樣的一個人?曾旼說:「聰明人!」惠卿很生氣說:「就像堯一樣聰明,舜一樣聰明嗎?還是像大禹那樣聰明呢?」曾旼說:「雖然不是你所說的那三種聰明,但還是十分聰明啊。」惠卿說:「蘇軾學什麼人?」曾旼曰:「他學孟子。」惠卿更加生氣,站起來說:「什麼話?不倫不類!」曾旼說:「我之所以說蘇軾學孟子,是因為蘇軾和孟子一樣,都是最重視百姓,而認為國家反而次要。」惠卿聽了之後,只能默認,沒話可說。

東坡愛民,也表現在勤政上面。東坡對杭州,貢獻很多,西湖上的蘇堤,就是他的功績之一,那是利用疏濬西湖後所得的廢土建成的,既省去運輸的工夫,也可便利交通。但他巧濬西湖,則最令人激賞!

西湖不但是杭州的景點,更是杭人生活的活泉。但到宋代,由於人為及自然的原故,西湖被水生植物所淤塞,形成湖水的涸竭危機,東坡前後兩次任職杭州,相距十五年,而這種淤塞情況嚴重一倍以上,東坡判斷,若不積極整治,再過二十年,西湖可能就要消失了,因此清除葑田,疏濬淤泥,實在刻不容緩。

問題是要進行這樣的工程,人力物力,不是地方所能負擔的。而在宋代錢權都集中在中央的情況下,要得到這筆預算,可能要等待相當長的時間,有點緩不濟急,而且也不能保證一定爭取得到。或者,就只有轉嫁到百姓身上一種辦法。然而,不管是加徵稅項,或者是以力役方式代替,無形中都增加百姓的負擔。如果東坡這樣做,那便不能稱為愛民了。

東坡除了進行一般例行的疏濬,並將淤泥用以修筑長隄之外,更開放原來水域供百姓租佃,以種菱角。種菱角要先清除原先的植物才可以下種,有防止葑塞的功能,而在收成的時候,又可帶走部分淤泥;更何況租佃收入也可以用作下一年疏濬工作的經費!因此東坡利用他的智慧,不用向朝廷要錢,不用增加百姓的負擔,卻提供了百姓生產的途徑,和增加了地方的財源和疏濬的經費。可謂一舉數得,可以說是勤政愛民的典範,貢獻智慧的真實展示,也是讀書人肩負為國為民使命的表現。難怪杭州人感念東坡的作為,歷史也給他崇高的定位。

本文留言

作者歐慶亨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